肠胃型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是如何论述感冒的我们该如何辨 [复制链接]

1#

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感疾病,感冒一般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等症状,感冒又有伤风、伤寒、冒风、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感冒的引发主要是外感风邪,在*帝内经的《素问·骨空论》提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便已明确了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六淫病邪为:风、寒、暑、湿、燥、火,均可成为感冒的病因,而风是“百病之长”、六气之首,所以风邪入侵应为感冒的主因。

既然是外感风邪,那自然就涉及到感知风邪的脏器,那么这个脏器是什么呢?是人的肺,《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脏腑之华盖,其位最高,肺开窍于鼻,司呼吸,外主皮毛,其性娇气,不耐邪侵,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换句话说,我们感冒后的一系列症状,可以说是肺卫系统,受到风邪入侵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肺卫系统产生应激反应尽管让我们很不舒服,但这是要我们驱除外邪的强烈信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