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内有痰又有湿,最易发胖,教你一食补秘方 [复制链接]

1#
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中国人号称自己是“吃货”,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只要能吃的都不放过,甚至还将小龙虾这种入侵生物,吃成了需要养殖的状态,中国人能吃的能力,可真不是吹的。

国人不仅能吃,还会吃,衍生出了丰富多样化的烹饪方法,中国人做饭好吃,那是全球都公认的事实。

但我们的吃可不是单纯满足口感,古时起我们就知道“吃能治病”的道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药膳食疗在民以食为天的华夏文明中备受瞩目。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就在《千金方》中设有《食治篇》,提出:

“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而药膳疗法则融药食于一炉,通过食用药物与食物配制成的膳食,以治疗某些疾病。

我们见过很多老中医,都年过花甲了依旧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身体健康,他们的养生秘诀,其实就是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食疗方法。

比如国医大师路志正,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路老有着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路老表示:“我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

反观生活中的我们,年纪轻轻动不动就腰酸背痛,爬个山喘得不行,一换季就感冒,精神差,做什么都无精打采。

主要原因,就是脾虚湿气重。有人说“十人九湿”,虽然有些夸张,但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脾虚湿气重的毛病。

大多数都是生活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人们喜欢熬夜、喝冷饮;喜欢久坐不运动,吹空调,暴饮暴食等,最后伤了脾胃,导致身体湿气重。

脾虚湿气重,体内有痰又有湿,最容易发胖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中年,总是发福啤酒肚,再加上代谢变慢,怎么减也减不下去的原因了。

不止是男人会身体虚,女生原本就体弱,再加上加班熬夜等习惯,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疲惫、浑身酸痛、脱发的现象。

脾虚其实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初始阶段是脾气虚,此时症状较轻,如果及时调理那就很容易恢复了;但若不引起重视,长期得不到调理健脾,那就演变为脾阳虚了。

脾阳虚,是脾气虚的进一步加重,到了这一步,脾虚就比较重了。

除了有上述脾虚症状,还兼具四肢冰凉、怕冷畏寒、久泻不止、不能吃凉的,一吃就拉肚子,如果仍然得不到调理,那就容易往寒湿方面发展了。

作为后天之本,脾一旦失养,意味着吃进去的东西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身体也得不到充分滋养,容易滋生各类慢性疾病,影响人体其他功能。

如果脾虚了,还有办法补救么?事实上,脾虚只是一种失调状态,不属于疾病,去医院检查可能也查不出问题,是可以恢复的。

90%的脾胃问题都是从吃饭上得的,吃好饭看起来简单,但要坚持长期做到位并非易事。上面也讲到了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脾虚,要健脾首先要把这些坏习惯给戒掉了。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补,那我教你一食补秘方,此秘方是从《百病食疗大全》中获悉的,家人试过都说有效,坚持调理,能够化痰祛湿,改善脾虚!

*代茶饮:黄芪+大枣+炙甘草,3-5克,煮水或热水冲泡喝,针对脾气虚;

*代茶饮:干姜+大枣,3-5克,煮水或热水冲泡,针对脾阳虚(温阳补火,上火者忌用);

*食疗粥:白扁豆+炒薏米+怀山药+大枣+粳米,一起煮粥喝,不过要煮烂,喝汤吃豆,但不要多用,一碗足矣,比例搭配适当即可。

由此可见,食疗真是好方法,避免了吃药的痛苦,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

“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食疗其实就是“药食同源”,表示的是许多食物即为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通过对食物四性五味的合理搭配,可以纠正身体里的偏性。比如寒性的食物加上甜味的食物,就能甘寒养阴,苦寒搭配则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也常常蕴含着很多四气五味的小学问。比如吃螃蟹要蘸姜醋汁,因为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寒热相抵,可以达到一定的平衡。

中国的食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拥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早在这样特设的职业,专门教人怎么吃得营养健康,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营养师。

食疗并不是碎片化的养生建议,也不是简单食物药材的堆砌,它的精髓站在“天、地、人”的坐标里谈吃什么,要掌握这个精髓,就要学会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看天吃饭: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在这样的气候下我们适合吃什么。

看地吃饭:这道菜是不是地道食材,性质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适合食用。

看人吃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体质、今天的状态、心情等等。

所以食疗也是很有讲究的,并非所有食物搭配都有效。

但真正的中医食疗还远不止这些,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医理,想要透彻了解食疗的做法和搭配,建议你不妨看看《百病食疗大全》这本书。

书中的食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或中药,通过食疗不仅避免了长期吃药的依赖性和副作用,还免去了打针吃药带来的痛苦。

《百病食疗大全》全面剖析了食材的属性以及治病原理,教你针对自身体质和病症,选对食材;结合疾病性质、季节特征、身体素质等,合理选择,科学搭配。

书中按照疾病性质,分门别类精选了千余种行之有效的食疗方法,让你花小钱治大病,既吃的健康,还吃得开心愉悦。

每种原料都是市场、中药店中常见的,方便买到的五谷蔬果或草药,只需花上几元或者几十元钱,就能够在日常用餐中实现祛除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每道食疗方所用的亨饪手法都是“蒸、煮、熬”等常见操作,制作过程的讲解更是一目了然,简单易懂,厨房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最环保的食用材料,最简单的食疗方法。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食材,往往都具备疗养效果,比如胡椒驱寒,银耳补脑,芋头散结,马蹄清火,猪蹄补乳,萝卜化痰,葡萄悦色,红枣补血。

《黄帝内经》认为,根据体质特点,利用食物的温性、平性与凉性可以调节人体阴阳,达到防病保健目的。

都说“是药三分毒”,翻开此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理,重视日常养护,在身体还没有疾病的时候养好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建议每个人都去看看这本《百病食疗大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