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怀挂号多少钱 http://www.xftobacco.com/m/余姚新闻网讯(记者胡建东)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药店停售退热和止咳类药品之际,我市一家企业居然“顶风作案”,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公然在网上销售退热药。市市场监管局经过细致的调查,在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终于查清了全部违法事实,依法对宁波某实业有限公司无证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药品经营业务,并处罚款万元。据悉,这是新版《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宁波市查处的首起网上无证销售药品案件。
网上销售药品,调查陷入僵局
事情要追溯到年2月15日,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指令,辖区内宁波某实业有限公司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却在“饿了么”平台销售感冒灵颗粒。当时正值新冠肺炎肆虐之时,各级政府紧急通知所有药店暂停销售退热、止咳类药品,确医院就诊。为何这家企业如此胆大包天呢?
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当即根据营业执照登记的信息来到位于东旱门路的该公司检查,却发现大门紧闭,院子里破败不堪,根本不像正常的公司营业场地。执法人员又联系公司负责人王某,但电话无法接通。最后通过该公司在“饿了么”平台预留的电话,终于联系上了相关人员。
2月17日,一个自称杨某的人到市场监管部门接受询问,承认自己从年2月6日开始在网上销售退热药,主要是“宝瑞坦复方感冒灵颗粒”和“感冒灵颗粒”两种药品,药是从体育馆对面一家药店购入的。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停止销售,又于次日对杨某所说的那家大药房进行检查,核实情况,店主胡某承认曾经销售过退热药给杨某,但具体购买品种、数量,双方交代的情况却有出入。执法人员联系杨某,发现对方手机已关机,拨打企业负责人王某的电话,还是无人接听。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展开外围调查,案情扑朔迷离
公司营业场所关门,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又无法联系上,执法人员于是寻求其他方法,着手进行外围调查。他们与“饿了么”平台所在地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取得联系,要求协助调查宁波某实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情况,并立即停止该公司在平台上的经营活动。去年4月7日,“饿了么”平台详细提供了曾在平台上购买退热药的收货人相关信息。执法人员随即对这7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查清了该公司销售药品的具体情况。
与此同时,查找违法当事人的行动仍在继续进行。执法人员按照居民身份证上的地址,将询问通知书邮寄给了远在陕西的法定代表人王某和企业股东韩某某。5月26日,王某回复表示,她从未来过余姚,更未担任过企业负责人,她的身份证早在年7月遗失,后来补办了新身份证,由此怀疑是违法分子用虚假材料骗取了公司登记,要求查清事实真相,纠正违法行为。
案情又趋复杂化。执法人员又查阅了宁波某实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原始登记资料。该公司成立于年6月1日,投资人为韩某某,注册资本万元,后于年12月11日办理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韩某某变更为王某,具体承办变更业务的委托代理人为柳某。执法人员按照登记时预留的电话,分别联系韩某某和柳某,但多次拨打均无法接通。两人的身份证信息显示分别为上海、杭州户籍,想要找到他们可谓大海捞针。案件调查再次陷入僵局。
公安部门介入,案件真相大白
必须设法找到韩某某和柳某。市场监管局请公安部门协助查找。6月10日,韩某某和柳某分别被传唤到市公安局梨洲派出所。经查,他们两人是连襟,年6月,由韩某某出面申办了宁波某实业有限公司,具体经营业务由柳某打理。年8月,柳某因倒卖假香烟被刑事处罚,韩某某担心受到牵连,要求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于是柳某就用了他人遗失的身份证,于同年12月11日办理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这才出现了远在陕西的王某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怪象。
年9月20日开始,该公司利用在网络平台“饿了么”开设的店铺“同城送百货水果实惠超市”,无证销售药品和食品,特别是在年2月疫情期间,该公司对政府暂停退热药、止咳药销售的规定置若罔闻,从其他药店采购药品,并加价在网上销售。至此,经过连续数月大量细致的调查,此案终于真相大白。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当事人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网络平台销售药品,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无证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依法对其罚款万元。另外,当事人使用他人已遗失作废的身份证办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其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所指的“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当事人在变更经营场所、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食品经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作出了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编辑:夏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