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古人说:“生与死是一件人生大事。”
这个世界上无论何事都比不上生死的重要性,而生命的实质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寿”。
古往今来,长寿一直都是人们饭后常常谈起的家常话,在古代,许多皇帝都要求大臣为他们炼取丹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延年益寿是不存在的。
不过有的人觉得:信命不认命,命由天定,运由自己掌握,其实只要一直坚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降低疾病的发作风险。
甚至还可抵御疾病的发作,年轻时不规范的生活习惯,会提高发病率,因此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掌控的。
一、多大年龄算是长寿?
八十岁。
通常来讲,一个人活到了八十岁就算是长寿了。调查显示: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比较好,因为他们已经到了儿孙满堂的年纪。
他们的身体依旧比较强健,我们一般见到“百岁长者”,大部分的身材比较瘦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因此,活到80岁左右算是长寿了,要让自己活到这个岁数,要坚持不懈为长寿奋斗。
因此,若你或你的亲人的岁数大于80岁,这就算是长寿之人了,值得高兴。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80岁为基础,再活8到10年都不是问题。
二、坚持锻炼对健康有一定益处
1、令人变得更加自觉
许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一直保持锻炼。因为锻炼不仅能增强生命活力,还会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明星彭于晏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是一个相当自觉的人,每天都利用很长的时间来锻炼,还能做到锻炼工作两不误。在他看来,锻炼不仅可以增加激情,还让人变得更加有纪律性。
而有纪律性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坚持锻炼才能创造幸福的人生。
2、增强体质
如果出现骨骼疏松症状,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乏力、疼痛等现象。人之所以身强体壮,靠的是后天坚持运动和大量补给营养物质后形成的。
坚持运动不但可以加强身体的韧性,还降低了保健类物品的使用。人体的骨骼硬度是通过不断运动增强的,可看出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
3、加强心肺功能
只要你一直保持运动,可以增强心肺的活力,还能调动它们的积极性。
足够的运动量能提升心肌收缩功能加强,还能保证整个身体的循环工作维持正常运转状态。肺是一个呼吸器官,想要呼吸通畅,除了要及时获取氧气,还要通过足够的运动量来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增强肺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运动的人肺活量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4、感冒概率降低33%
适度的锻炼不仅可以促进代谢功能,还能增强免疫系统,协助身体与感冒病毒和其他细菌作斗争。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调查显示,相比较每周只进行1次的女性,患感冒率是每周有5次45分钟的女性三倍。
运动要适量,若常常过度运动,如跑步时长大于90分钟,反而适得其反,会让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
三、一千名百岁老人调查显示:健康人的共性,不是运动,而是这2点
1、长寿与锻炼有关吗?
四川曾对一千名百岁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运动仅是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长寿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运动要有一个度,并不是越多对身体越有益。
我们不能对此下一个必然的定论,运动虽然不一定能长寿,但保持运动对身体是有很大帮助的。
2、第一个共同点:保持良好的心态
平时里的良好情绪延起到长寿命的作用,一项针对一千名百岁长者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长寿老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积极向上的心态。
89%老人的性格都是开朗温柔,凡事也看得开,也比较容易满足,这些都是长寿的重要秘籍。
所谓“怒火伤肝,喜悲,焦虑伤脾,悲伤肺,惶恐伤肾”,一旦人的心态长期不好,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一旦被疾病缠上,自然就不存在健康长寿这一说法了。
因此要想长寿,心态要好,凡事看开,切不可事事斤斤计较。
3、第二个共同点: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少吃肉,多吃鱼
老人和年轻人有所不同,他们对能量的需求较低。若每天都吃多很多红肉,不但会影响到消化系统,还会诱发其他病症。
根据科学的判断,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以清淡为主,极少吃红肉,不过鱼肉可以多吃一些。因为多吃鱼肉能让长者胃口大增,还起到了保护心脑血管的功效。
(2)早餐要重视
一日之计在于晨,长寿的长者把早餐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早餐能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
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每天早上饮用一杯温牛奶,还可多吃蔬菜和高蛋白物质。
(3)睡前食用少量高纤维食物
欧美许多非政府组织研究发现,睡前吃一些粗粮、全谷类的低碳水物质,不仅起到助眠作用,有利于养护胃肠黏膜。
实际上,大部分人经常大吃大喝,然而补充的膳食纤维含量并不高,甚至都没有四分之一,睡前适当吃点高纤维物质,说不定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从以上得出,长寿的长者的共同之处,除了锻炼,情绪和饮食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盲目锻炼,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