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一、定义
感冒是中医的称呼,日常也称“伤风感冒”。西医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以畏寒、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疼、身痛、咽痛、咳嗽等为主要表现。
西医诊断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但是,中医的感冒不等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也不等于感冒。
中医的“时行感冒”与西医的“流行感冒”相似。
二、病因
有内因与外因:
外因:吹风、淋雨、受凉、劳累等。
内因:年老体弱、婴幼儿、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病人等。
内外两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不能抵御外邪(病*或细菌)侵袭引发外感疾病。
发病两个因素决定:
1、感邪轻重
感邪轻体质强不易发病,当感邪重时即使抗病能力强也会因感邪太重超出机体抵御能力而发病。
2、体质强弱
感邪轻体质弱也易发病。体质太弱,即使感邪很轻也会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70%或以上的感冒都是病*引起的。
三、症状
打嚏喷、流鼻涕、流眼泪、鼻塞、喉痒、嗓子疼、咳嗽、头痛、头晕、头昏、身痛、骨节痛、乏力、不思饮食、恶寒、发热、耳堵等等。这些症状可以单一出现,或几个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
需要注意
1、有些感冒症状不明显,也不是所有感冒都有流鼻子、鼻塞、打喷嚏;
2、有的感冒仅表现为乏力,或身疼,或头晕头昏,或恶心呕吐,等等。
鉴别
1、普通感冒
表现为咽喉痒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畏寒等症状,无发热或有低热,无全身症状或有轻微身软乏力,也无并发症出现,注意护理一周内可痊愈。老人、体弱群体可使病程延长或变证。
2、流行感冒
是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多发,也是一种可以通过飞沫、人与人接触、污染物品接触传播的外感疾病。
起病急、病情较重,恶寒、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全身中*症状重而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轻的外感急性热病。发病较快,病情较重,会并发肺炎、肝炎、心肌炎等疾病
3、胃肠型感冒
以畏寒、发热、头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水样泻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流鼻子、打喷嚏、嗓子疼、身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较明显,与普通肠胃炎症状相似。
感冒治疗
1、普通感冒
病*感染为主,注意日常护理,多喝温水,在家休息,避风寒,清淡饮食。
可对症选择药物口服缓解症状。如:发烧或头痛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鼻塞流涕打喷嚏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严重鼻塞可用萘甲唑林滴鼻液,干咳口服右美沙芬片。
也可以选择复方制剂:三九感冒灵颗粒,氨麻美敏片Ⅱ、复方盐酸伪麻*碱缓释胶囊,酚麻美敏片,等等。
伴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
2、流行感冒
流感的症状比较重,发病较急,高烧、头疼浑身酸疼等,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在流感期间出现感冒症状,要严密的观察护理。发现疑似流感要到医疗机构确诊与治疗。一旦确诊要隔离治疗护理,尽早应用抗病*的药物,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3、感冒胃肠型
休息,进食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可选择对症治疗,如:腹泻严重可用蒙脱石散;腹痛可选颠茄片;恶心呕吐可选胃复安片;消化不良的可选乳酸菌素片;发热流鼻涕等按普通感冒治疗。
伴细菌感染的可以选择第三代头孢,或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症状较重及时上医疗机构就诊。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与分型论治
《*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认为发病是因为体内的正气亏虚了。能引起感冒,是因为抵抗能力已经下降在先,是体虚在先。“有一份寒热必有一份表证”,有畏寒发热同时出现中医即认为有外感病邪。
1、风寒感冒
表现寒的症状:怕冷,无汗,身疼,喉痒,流清涕,口不干。
用药:感冒清热颗粒
2、风热感冒
表现有火的症状:发热微寒,有汗,流稠涕,咽痛,口干。
用药:感冒灵颗粒
3、暑湿感冒
症状:夏季,发热汗出,身重头昏,鼻塞流涕,胸闷欲呕,腹痛腹泻。
用药:午时茶颗粒,藿香正气水
4、体虚感冒
症状:出现感冒的症状同时又有虚弱的表现如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虚汗。
用药:参苏颗粒
另外:
根据感冒类型选择常用的中成药: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蓝芩口服液;
双*连口服液;
枫蓼肠胃康颗粒;
防风通圣丸;
莲花清瘟胶囊;
风寒感冒颗粒;
注意:
别把鼻炎当感冒!
鼻渊(鼻窦炎):流腥臭*绿浊涕,前额骨胀痛、压痛明显
鼻鼽(过敏性鼻炎):流清鼻涕、打喷嚏频作,常伴有鼻痒、眼睛痒、甚至耳朵痒。
感冒一般都是着凉引起的。气候变化没有及时更换增减衣服,淋雨吹风,当风乘凉,等等。
感冒护理是重点。在家休息,注意避风寒,多饮温水,饮食清淡。
忌辛辣油腻,忌焦烤食品,忌食用滋补品,切记出汗后勿当风吹凉,严防重感!
护理休息几天后若症状加重或者不缓解应到医疗机构诊查。
说感冒不用治七天就能自愈,有时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不可一概而论。“感冒不用治能自愈”或“感冒不治会加重”,不能偏听偏信,主要看症状表现及自身的不适情况,因人而异,对症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