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外,总是比明天来的更快
这两天脑海中一直不断闪现着撕心裂肺的哭声,而这一切的来源,都源自听到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的噩耗。
事发已经过了很久,该压制的声音已经被压制住,纷乱也已经平息,高以翔的灵柩也已在台北,
即将入土为安。
想到参加节目录制的前一天,他还笑着跟送他去参加节目的粉丝说再见。
可转眼间这个谦逊绅士的大男孩,永远的定格在了荧幕上了,活成了大家心里的王沥川。
或许,他还能和心爱的姑娘结婚生子,虽然吵吵闹闹但可以共度余生;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他走了。
无论多少的愤怒,谴责,悲恸,再也换不回这个温柔谦逊的令人心疼的大男孩。
一切都没了。
人生万千,生命脆弱,所以啊,且行且爱且珍惜。
2、忙碌的勤奋,透支着生命
无疑,高以翔是绝对优秀的,无论是演技,还是学历,亦或是他的性格都有着无可挑剔的好。
而问题的关键是,他还非常勤奋。
但如果你的勤奋以透支身体为代价,这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网传高以翔录制前已经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再加上凌晨+高强度的奔跑,我们的身体哪能受得了这么强的负荷,这就是在玩命。
38岁的主持人华少,从去年开始,就因身材像吹了气一样膨胀起来,经常被观众质疑不能很好的自我管理,任由身材发福。
而在一次访谈节目上,华少坦言:
由于工作太忙,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又时常颠三倒四,头部受伤不能运动,自然就越来越胖了。
严重的一次,肺部有两根血管爆掉了,一次吐了cc的血。
但我们似乎忘了,过度忙碌的勤奋,是会透支生命的。
不管是作为艺人,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在职人员,我们的勤奋都应该有张有弛,给自己留一丝余地。
前几年听说了一位姑娘硕士过劳死的新闻。
这位姑娘毕业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当时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司的员工,25岁时因为急性脑膜炎离世。
她工作很忙,微博常常在凌晨两三点更新:“又加班了”、“满地打滚,我要睡觉”……
朋友说,她的公司几乎天天要加班,没有周末。经常是凌晨三四点下班,回去睡几个小时又回到公司工作......
去世前,姑娘先是得了病*性感冒,因为工作太忙她没有休息,医院就诊,结果已经诱发急性脑膜炎,一个美好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撒手人寰。
勤奋得失去了生命,盲目的勤奋还有什么意义。
复旦女教授于娟,生病之前的30年,生活一路高歌猛进:读书,考研、读博、留学。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追赶一个又一个目标,直到有一天被命运掐住了脖子。
她在《生命日记》里写下: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是啊,有什么比健康地活着,一家人热乎乎地坐着更幸福的事呢!
勤奋可以,但请尊重生命。
3、管理你的目标,让你的勤奋张弛有度
勤奋的人生是值得赞颂的,因为他们抛却了很多人性的欲望,自始至终都在围绕着大目标而努力。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在自传中写道,他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目标是登顶。
为了节省体力登顶,一路上他不任何多余的动作,不看日出,不看美景,而是躲在帐篷里吸氧,恢复体力。
毕竟在八千多米的高峰上,一丝的心情波动都会带来巨大的体力消耗,他当时已经50岁,只有把体力留给登顶这个大目标,其他动作一律舍弃。
像王石这样为了最终大目标放弃欣赏路上美景的人是很少见的,他知道把时间聚焦在核心目标。
如果王石在爬山过程中,又想登顶,又不想错过一路上的各种奇观,这里看看,那里瞅瞅,结果可而知。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追寻成长,追寻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大目标而努力。
任何阻扰我们达到大目标的东西,我们都要及时阻止。
这里就包括我们的休息时间。
很多人马不停蹄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工作,完全不给自己留休息恢复的时间,极度透支身体的结果是:
前有复旦女教授于娟逝世,后有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这也告诉我们:你可以努力,但请注意休息。
我们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大部分事情都会遇到不顺利,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心态平和,不预期各种理想的结果,但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4、写在最后
叔本华在《人生智慧》一书中写到:“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有人说,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那些身体好的,活得久的。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是因为我们总拿自己的健康当*注,年轻当资本,肆无忌惮地熬着。
可是只要一场意外,就会把一切打回原形。
你可以勤奋,但请你的勤奋张弛有度:
感觉太忙的时候就停下脚步缓一缓,看一朵花看看一看生命的精彩;累了的时候就早点休息好好歇一歇,蓄足精神后再出发也不迟;
不要总是跟自己较劲,不要总是为难自己。
活着,才是这世上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