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前头改后面拆,农民为啥对厕所改造不感冒
TUhjnbcbe - 2023/6/27 22:58:00
白癜风专家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地,心中就沉淀多少感情。

现在,各地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厕所改造行动。

按说这是为了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的利好举动,应该举双手欢迎才对,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乐观。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中,检查组发现河南开封祥符区、通许县、尉氏县等地,部分农村改厕存在“为改而改”“一改了之”等问题,甚至出现“前头改,后面拆”“改了又废”等现象。

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出现在河南。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甘肃武威给老百姓建的新型冲水式厕所,最后大都成了杂物间。

除厕所设备质量差外,还由于天气冷、使用成本高等原因,让他们对这种新型厕所望而却步。

因为,这里每年有长达五个月时间最低气温都在零度以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每次上厕所得烧热水冲,这对很多村民来说,太不容易了。

更现实的是,改造后的厕所采用水冲式,污水及排泄物都会进入化粪池,化粪池的清理也是个大问题。

当地,一个6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养老金才60到80元,而抽一次厕所化粪池就要元,大多数家庭这个钱出不起。

无奈之下,村民们只好重新起用旱厕。

这让小编想起老家沼汽池改造的往事。

当时,也是为了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乡*府确定我家为建设试点单位,出资修建了一个沼气池。

按照设计构想,猪粪转换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环保循环,看起来高大上。

可是用起来就不那么回事了,首先是只能夏季使用,冬季温度低无法产生沼气。

其次,必须得喂猪,而且经常往沼气池里填充各种发酵物,才能保证产生足够的沼气。

要不然,沼气量不足,一顿饭都做不熟。

最后,还得靠烧柴或是煤气做饭。

后来,那个沼气池就废弃了。

还有姥姥村子的改造,把旧房子拆掉,让老百姓统一住到楼里,可是相应带来的问题也不少。

许多人家的农具没有地方放,粮食没有地方晾晒,甚至有的人舍不得用天然气做饭,仍然在楼下用柴禾烧水炒菜。

每次姥姥煮饭都煮不烂,因为她一辈子用柴草烧火,舍不得用液化气做饭。

这些问题都不重要,关键的是那五层的楼房就是民间建筑队施工盖成的,质量问题非常多,甚至没住进去就出现建筑质量问题。

如果再过一二十年,很难保证这些楼房不出问题,到时候老百姓去哪里住呢?

各地农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差异特别大,如果搞得整齐划一,是不是真的科学?

当前,农村确实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但似乎并不是给每家每户改造个厕所那么简单。

比如,农村的土壤、河流保护就很让人揪心,几乎每到一处都是塑料垃圾,都是白色污染。

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管理的滞后,既需要加大长期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系统性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理念。

根子是如何实现对空心化农村的治理。

毕竟,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农村的人口在流失,许多村子凋敝到无人治理的地步。

曾经在山东沿海一个村干部家喝酒,老人年龄大了,他想让儿子回村接班当村长,儿子死活不干,就是乐意在外面打工。

一个只剩老弱的村庄,如何振兴,如何焕发?

想想都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有次在河南汝州的一个村子,恰逢庙会,在广场上演豫剧,放眼望去白花花一片,一百多个老人在看戏,没有一个年轻人,连庙会上做小生意的也没有30岁以下的。

这就是现实,年轻人留在农村毫无出路。

山东老家的村子里,一年才办了一次结婚的喜事,许多30多岁的小伙子,怎么都找不到媳妇。

儿子结不了婚,当父母的最焦虑。

河北衡水一个村子里,有户人家的两个儿子,几年前父母辛苦赚钱盖好房子准备娶儿媳妇用。

可是,现在时代变了,结婚都得去县城里买楼房。

可是,这对夫妇哪还有能力再为两个儿子买楼,想不开就上吊死了。

这简直是人间悲剧。

河南一些地方,有些父母确实给孩子拿不出彩礼钱,无奈之下打了白条,欠着彩礼,余生来还。

这就是农村的现状,有些人逃离,有些人苦苦挣扎。

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心情去琢磨如何改造家里的厕所,还有更大更紧迫的事去做。

农村人向来能吃苦,也不怕多灾多难,他们不怕寒冷,不怕贫穷,不怕脏乱,他们怕的是被遗忘,被忽略。

面对日益凋敝的农村,社会有责任去保护、去扶持,但不是折腾,不是整齐划一,不是想当然。

解决农村问题,需要真正懂农村的人,需要因地制宜施策,需要激发农民最本能的积极性。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地,心中就沉淀多少感情。

希望农村越来越好,毕竟那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归宿。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头改后面拆,农民为啥对厕所改造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