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往时,必须应该有修养。一个幸福的小家,是在各人的底线上面,给予尊重和理解,而且,每个人都会约束好自己。边界清晰,那么你与家人的关系才能融洽。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里写道:“在任何两人的交往中,必有一个适合于彼此契合程度的理想距离,越过这个距离,就会引起相斥和反感。
在两人结婚后,两人应该相互扶持,手牵手地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不光要让自己有利益,也要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更要尽到自己该尽的义务,跟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去经营自己的小家,而不是一味地让自己的另一半去一味地忍让。
在现实中,付出与回报,是要成正比的,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如果你付出了,而得不到一点回报的话,那么我想,你肯定不想再继续过这种日子的。
王梦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且王梦妮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打从王梦妮出生开始,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
王梦妮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当地县城,而她的运气,似乎也是挺不错的,进入了当地县城一家上市公司任职。
王梦妮与朱可伟本是大学同学,但是两人在上大学那期间,两人没有交集,所以两人更不可能说交往了。
朱可伟跟王梦妮是同一个县城的人,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当地县城。但是他与王梦妮不同的是,朱可伟并没有王梦妮那么好的运气,能够进入上市公司。朱可伟后来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私人企业。
朱可伟所在的公司,刚好给王梦妮所在的公司提供一些小部件,这样一来,两人就有了交集了,有了交集后,两人话就多了起来。这之后,两人聊到大学,从南到北聊到对生活的向往,两颗心,就这样被栓在了一起……
就这样,当两人都把另一半带回到家后,因为双方家长都听说他们是大学同学,现在又是工作原因,两人走到了起后,双方家长都没有表示反对,只是说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就行了。
王梦妮与朱可伟婚后,没有跟双方父母一起住。原因很简单,王梦妮怕婆媳矛盾……
所以两人刚结婚那阵,两人是租房子住的,王梦妮跟朱可伟说道:
“老公,我们即不跟我父母在一起住,也不跟你父母在一起住啊,虽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但是真得不跟长期跟他们在一起的。”
朱可伟虽然不赞同王梦妮的话,但他不敢反对王梦妮,于是二人均在王梦妮的公司附近租了一套两室居的房子。
这种租房子的日子,持续了两年,终于在两年后,二人共同在当地县城首付了一套三室居的房子。
房子的问题解决后,夫妻二人就考虑着要一个孩子了。同年年底,王梦妮顺利怀孕了。
从王梦妮怀孕后,王梦妮的母亲,就开始为女儿跑前跑后了……
一年后,王梦妮生下了一个儿子,王梦妮坐月子期间,本来想让婆婆来伺候的,但是婆婆却说道:
“梦妮啊,你看呢,你爸身体不太好,所以我得在家里照顾你爸,你让你妈来伺候你吧。”
听了婆婆的话,王梦妮是真的感觉婆婆这人挺双标的,王梦妮知道,婆婆就是话说得漂亮,什么公公身体不好?公公的身体明明好得很,婆婆就是不想来伺候她坐月子,也不愿意来带孙子。
王梦妮没有办法,只得让刚刚退休的母亲来伺候她坐了月子。这之后,母亲又带起了外孙。
母亲在王梦妮家里,给女儿这一带娃就是六年,在这六年期间,王梦妮父母拿出了自己大半的积蓄,让女儿女婿凑着把房贷给还清了。母亲在带娃六年期间,跟外孙也是培养了很好的感情。
朱可伟的父母,在这六年间,并没有跟儿子儿婿在一起,每到逢年过节,朱可伟的母亲就给儿子打
“可伟,要过节了,你得带着你老婆与孩子回乡下来,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朱可伟很听母亲的话,每次只要过年过节,他准带着妻子与儿子回到乡下,陪自己的父母……
在这六年期间,每到过年过节,都是在朱可伟父母那里过的,而王梦妮父母呢?朱可伟可真得没有提过一句哪个节期,也到岳父母家去看看的。
王梦妮自认为,既然自己嫁给了朱可伟,那就得把朱可伟的父母当成长辈一样去孝敬。但同时她也认为,她对公婆好,那丈夫对自己的父母,也是应该好的,因为好是相互的,朱可伟老是让她孝敬公婆,但是她想,朱可伟也应该孝敬岳父母的,不是吗?
但是在朱可伟的心里,可并不是这样想的,说实话,以前他是有点怕王梦妮的,但是现在他感觉到,王梦妮也就是每个月的工资比他多之外,其他的,他倒是没有感觉到王梦妮有多大的了不起。
岳母在这里给他们带娃,已经六年了,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六岁了,说实话,现在让自己母亲来带,母亲肯定会同意的,必竟孩子大了,好带了,不是吗?
然而,如果让自己父母住进这个房子,而让岳母亲回去的话,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这个房子后来的贷款,岳母可是出了一大半。
但是朱可伟现在,就是想让自己父母住进来,他好尽一下为人子应该尽的孝道。
朱可伟对王梦妮说道:
“梦妮,你看啦,我父母现在都在乡下老房子里,我这做儿子的,从结婚到现在,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我可是没有尽过当儿子的责任呢,所以现在,你就成全我的孝心吧,把我父母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吧。”
“接过来住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是长住,肯定是不行的。”
“你妈这些年来,不是一直都住在这里吗?为什么让我父母来住,你就说不能长住了?”
“我妈当年伺候了我坐月子,后来是给我们带孩子,才在这里住下的,但是你看看我爸呢,他一大把年纪了,一个人却在乡下,从来都不过来打拢我们。”
“不说这么多,买票,我要接爸妈来了。”
就这样,朱可伟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了他与王梦妮的小家里。
从婆婆住进这个家里后,家里可真的没有一天宁静的日子。王梦妮儿子已上学,每天早上走时,孩子都要求外婆把他送到门外,晚上放学回到家里后,又是跑到外婆身边,亲切地搂着外婆的脖子……
朱可伟的母亲很是吃味,当着亲家的面,直接说道:
“小涛,你干什么呢,我才是你奶奶,你要搞清楚,你姓“朱”,不姓“王”。
“妈,小涛现在还小,你不要这样教育孩子,好吗?小涛是外婆带大的,跟外婆亲点,这是很正常的。”
“我说了什么了?啊,你还来教训了我了?我是跟我孙子说话,是教育我孙子,你有什么资格插嘴?”
王梦妮的母亲看到亲家骂女儿,于是上前,就把女儿护在身后,而婆婆把王梦妮的母亲一并给骂了,王梦妮的母亲也不甘示弱,于是发生了一场大战……
孩子最近长了蛀牙,老喊牙疼,王梦妮的母亲跟外孙说道:
“小涛,这以后啊,糖可真的不能吃了啊,你看看你,吃了糖后,牙一个劲地疼,所以以后,糖的话,外婆就不给你吃了啊。”
王梦妮母亲刚才跟外孙说的话,被婆婆给听到了,于是婆婆直接怼亲家:
“你就是不想给我大孙子吃糖罢了,说得这么好听,你到底安的什么好心?走走走,小涛,奶奶给你买糖去。”
就这样,婆婆又在家里开始骂母亲,而母亲也不甘示弱,就与婆婆发生了争吵,家里真的没有安宁的时候……
朱可伟母亲以前在老家,都是不做家务的,要不然让她来伺候儿媳坐月子,她不愿意来,这就是真正的原因。所以当朱可伟母亲住进儿子家里后,对于家务事,是半点都不愿意做。快到做饭点了,朱可伟妈妈对亲家说道:
“去做饭,记得不要放辣,我可不吃辣,也不要放酸,我也不吃酸。”
“你看你买的都是一些什么菜?全是我不爱吃的,你不会多买点我爱吃的吗?比如买只鸭之类的……”
王梦妮母亲,对于王梦妮婆婆,真是无语到了极点,于是又发生了没完没了的争吵……
在朱可伟母亲住进来半个月后,岳母突然感冒了,这可让朱可伟的母亲非常不满:
“可伟,你那个岳母亲生病了,这在疫情期间,听说只要有发烧,很有可能就是那个传染病,你赶紧的,把你岳母给弄走吧。我孙子以后啊,就不需要她再来带了,我跟你爸两个人来带。”
婆婆的一番话,正好被刚从外面回来的王梦妮给听到了,王梦妮对于婆婆这种兴风作浪的态度,是真的非常愤怒,于是她也脾气不好地说道:“你给我离开我这个家,我告诉你,你如果不走,你儿子,我也不再要了。”
王梦妮说完,直接避开婆婆,而是朝着母亲所在的房间走去……
王梦妮的一句“你儿子,我不再要”,彻底惊醒了朱可伟,朱可伟以前是感觉王梦妮这人,也就比他工资高点,其他的,没有什么了。
但是当王梦妮真正发火后,他才真正地感觉到王梦妮这人是非常有主见的一个人,说实话,朱可伟才不想被甩呢,王梦妮一个月的工资,有他的两倍多,在不自不觉间,王梦妮已成为这个这里的顶梁柱……
朱可伟对母亲说道:
“妈,算我求你了,你跟我爸,回乡下吧,你不要再惹梦妮跟我岳母了,好吗?小涛不是你带的,所以不跟你亲,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小涛长大了,还是会喊你奶奶的。你回乡下了,我家里才能安静,妈,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让我过以前那种宁静的日子,好吗?”
朱可伟的话,可谓是往母亲心窝里插了一把刀。但是母亲没有办法,真的,她很想跟儿子孙子住一起住,但无奈,她就是不能融入到儿子儿媳这个小家里去。
朱可伟母亲回乡下了,她是带着对儿媳与亲家母的恨意走的。从这一刻起,家里宁静了……
丹山雅也在《婆婆对付儿媳计》里写道:“如果谁能想出一个绝妙的解决婆媳关系的办法,应该授予他诺贝尔奖。”
婚姻的维护,是需要两人共同去付出的,不光是女人一个去付出,男人,同样也需要付出。
如果王梦妮还不知道强势,不把婆婆逼走,那他们的小家,可能会没完没地吵下去。
卡耐基在《女人的格局决定结局》中说:经济独立的女性,自身带着创造幸福的能力,她们不需要依赖男人。
的确,有经济,有能力的女人,是受不到男人威胁与逼迫,因为她们根本就不需要在经济上面依靠男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无形无意给男人一程压迫感。当男方的母亲再来做妖时,她们可以自己逼退婆婆,不需要男人出手。
所以: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样你出嫁后,你的婆家才不会把你看低,自己才能在婆家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