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购物中心需与行业精华相融合跳出单一项目固化经验
TUhjnbcbe - 2020/8/2 10:38:00

购物中心:需与行业精华相融合 跳出单一项目固化经验


近日,以需求为导向 创建中国式购物中心(专题阅读)为主题的中购联第十一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兼具高度和广度的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专家和企业家的参与,就如何应对新市场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更好地发展中国购物中心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高速奔跑后的思考


到今天,中国购物中心存量已经超过3100家,并继续处于增量主导市场的上升通道,中购联预测,到2025年,中国还将新增购物中心7000家。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在大会上公布数据。他表示中国购物中心依然面临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的问题。


毋庸置疑,中国购物中心正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中国购物中心的现状却让全球行业以及中国各界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焦虑:中国购物中心今后的发展道路要怎么走?中国究竟需要多少购物中心?需要什么样的购物中心?


面对数量之大,增长如此迅速的中国购物中心,却只有少之又少的购物中心能被消费者认可和称道,成为零售商信赖的优质渠道,种种困扰以及零售商在不同购物中心营业上表现的巨大差异,真实反映着中国购物中心综合品质不高、有效供应不足、无效供应过剩的严峻现实。


针对上述问题,郭增利认为要跳出过去的传统定式,实施更为积极稳妥的行业创新。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大量的购物中心不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而是开发商设定的自我导向。二是大量购物中心缺乏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定位的专业能力,缺乏充分满足消费者现实需要的社会化思维。三是长期以来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一直延续模仿路线,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往往会成为众多开发商照抄的范例,殊不知因地制宜对于每个购物中心的开发是何等的重要。即使某个开发商能把最经典的购物中心以同样的定位、同样的组合引入到一个新的区域也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不可能把它的商圈和消费者同样移植到新的购物中心来。


不得不承认,中国购物中心缺乏创新的原动力,缺乏对市场和个案的准确判断和对消费特点的精确把握。中购联认为,中国购物中心行业亟需从单纯项目经验型向创新学习型进行深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消费者服务需求的充分满足。中国购物中心也只有尽早从概念化泛滥中解脱出来,实现向属地化的彻底转型,才能提高增量市场和存量优化领域的竞争能力,才能成为消费者最爱光顾的社交场所和商业空间,成为被零售品牌青睐的领先渠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购物中心需与行业精华相融合跳出单一项目固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