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发布:天气晴,温度23度,东风2级,湿度33%,穿衣舒适,适宜踏春赏花。看着室外一片春和景明,想去踏春的心蠢蠢欲动,然而一阵一阵的喷嚏声却打破了幻想,内心欲哭无泪,为什么远离鲜花还会花粉过敏呢?真相来了!
一般来说过敏体质的人知道自己对花粉过敏,所以平时已经很注意防护了,出门必定会戴上防雾霾口罩、眼镜、帽子,离鲜花远远的,但是这一切似乎不起作用,依然流眼泪、打喷嚏、鼻子痒个不停。
其实,“元凶”并不是花,而是路边的杨柳树、野花、野草,它们身上的花粉很少,一点空气流动就会让它们飘起来,在空中传播,甚至能飘到很远的地方,被吸进鼻子和眼睛里后就会出现过敏现象。据新闻报道,路边的柳树、杨树、柏树、梧桐树以及花坛里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和野花都有可能导致过敏。
花粉过敏后有哪些症状反应?
过敏反应一般体现在皮肤、面部,比如说皮肤异常瘙痒,大片大片地发红,或者是出现一个个小红点,有的人鼻子和眼睛比较受罪,不停地揉鼻子、揉眼睛,感觉鼻塞、流鼻涕,非常难受,症状比较严重的就是咳嗽、哮喘、呼吸困难,以上都属于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有时会和感冒混淆,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其实它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感冒除了呼吸道不适,还会出现发热、身体酸痛的症状,基本上一至两个星期就会好转。而花粉过敏在3月至6月比较多,不会有发烧的症状,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如果家里的孩子一到春天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就严重,或者春游回来后有鼻塞、咳嗽的症状,家长要引起重视,不能总以为是感冒了,还要考虑是过敏引起的,要及时查找病因,不能自己乱吃感冒药。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
首先身边的过敏原比较多,花粉、尘螨、霉菌吸入后都可能会过敏,另外吃的食物、药物中也有过敏原。有数据显示,我国过敏体质群体已过亿,这还是明确出现过敏反应的数据,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或还未发生过敏。
专家认为,工业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人体每天都处于一个细菌环境中,其中不乏有害物质,会降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导致过敏的概率增加。家庭环境中也有过敏原,比如说装修房间的板材、不同材质的衣物、食物中的色素、饲养的小宠物,都有过敏的风险,此外,过度消毒、身体接触的细菌少,抗体会把正常的细菌当成外来入侵者,也会增加过敏的几率。
怎么样应对过敏?
过敏人群应减少外出,出门时做好防护工作,少去户外草多、树多的地方,回家后及时换衣服、洗脸,减少身上的花粉,最好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家里不要放置花花草草,如果窗户外有花丛、草丛,应减少开窗的频率,开启空气净化器。
如果出现了过敏症状,不是太严重可以自行缓解,用冷毛巾湿敷在皮肤表面,或者是喝点温水,缓解咽喉不适。在口袋、背包里携带治疗过敏的药物,病情发作时第一时间使用。倘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提醒,花粉过敏不要光想着防护,积极进行脱敏治疗也很关键,及时找到自己的过敏原,在花粉季到来前提前用药,能减少发生过敏的概率。另外,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很重要,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能力,过敏反应或许能减轻。
现在已经进入花粉季,户外正是百花开放的季节,易敏人群要做好防护,远离花丛还不够,因为过敏还有可能是树木、野草引起的,要了解真正的“元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过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