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疫情告急,古巴医生来提供援助了!52名古巴医生举着意大利和古巴国旗来到意大利,意大利居民纷纷拍手欢迎,一些人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对古巴你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不是贫穷落后?年起,美国和古巴断交,然后开始了长年累月的经济、贸易封锁。长期的经济封锁,古巴国民经济发展极其缓慢,一穷二白,很多生活物资还要依赖进口。但是,古巴医疗水平跟他的经济水平很不相称:
瞠目结舌的医疗成就
古巴平均寿命达到了80岁,是世界上最高寿的国家之一。新生儿死亡率5‰,婴儿死亡率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这些指标都已经达到了全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的人均寿命77.99岁,美国的新生儿死亡率是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7.6‰,这些数据对比都不如古巴。古巴在眼科矫形术方面,专业技术水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古巴已经有多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海外专利。古巴还向美国转让生物技术,由于常年没有经济往来,年7月,美国特批从古巴引进新型抗体药物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进行抗脑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研究。古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更不可思议的是:古巴的人均医疗支出成本,还不到美国的1/20。
看病真的不花钱
《人民日报》曾经在全世界调查了70多个国家,调查各个国家的免费医疗制度。他们又发现,其实全世界只有古巴这个国家,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
全世界只有古巴真正实现了老百姓看病时,完全不花钱:不需要缴纳任何挂号费、医药费、手术费。对古巴人而言,只要有病,需要治疗需要住院,上医院就可以,全部的医疗费用都由政府买单。如果需要住院治疗,不但治疗费全免,还管饭!
医院里面常见的划价和收费处。小到检查视力,大大磁共振,超声波,全部都是免费的。
连欧美发达国家都不能实现的全民免费医疗,为什么能够在古巴这个发展中国家奇迹般的实现呢?
秘方一:初级诊疗制度
古巴采用三级医疗体制,“阶梯式”的医疗体系,不仅完善,而且有效。每一个乡村或者社区里面都有社区医生。
每个社区医生负责照料个家庭,社区医生定期到居民家做家访,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健康情况。每个人得过什么病,对什么药物过敏,全部的治疗信息,都被保存了下来。社区医生“片区责任制”,几乎解决了所以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
古巴有14,家社区医疗站和家综合门诊部,构成它的初级医疗体系。古巴的社区诊所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病人步行几分钟就能看到医生。
前两级医疗机构出色地解决了分级诊疗和看病难的问题。所以医院人满为患,人头攒动的景象。古巴也没有什么医疗纠纷,医患关系非常好。古巴人没有给医生送红包的习惯,更没有“号贩子”和“黄牛”。
[古巴医生米格尔·潘托哈(左)与他的病人薇拉·迪亚斯]
医院的硬件医院好。但是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却很高。
秘方二:大量培养医生
年卡斯特罗领导革命之前,整个古巴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极其不均衡。首都哈瓦那集中了全国60%的医生和80%的病床。全国一共只有多位医生,革命胜利后,医生逃走了一半。由于经济封锁,连基本的医疗器械和药品都严重匮乏。
古巴政府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9%,用于医疗投入。
古巴医疗制度的第2个秘籍就是:把资源投入到基础的医疗和医务人员。而不是花钱购置昂贵的药物和器械设备。
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古巴拥有10万名医生,48.5万卫生专业人员,每年有1万名医学生毕业,每个古巴人就配备一个医生,医务人员的密度在全球仅次于意大利。
在古巴,大医院里生和小诊所的医生收入,几乎是一样的。
反观中国,优秀的医生医院吸纳过去了,环境好,待遇好,哪个医生愿意去小诊所上班?医院人满为患,小诊所门口罗雀。
医疗旅游先锋
古巴的医疗水平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古巴国家旅游与健康公司,还推动这样的医疗旅游计划:鼓励外国游客去古巴一边旅游一边看病。顾客不仅来自拉美,甚至还有欧洲和加拿大的顾客。古巴成了拉美地区很多政治家,影视明星,知名人士就医的首选之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古巴的医疗水平获得了他的头号敌人,美国的认可。美国人也会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古巴看病。因为在古巴看病,花费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医院的院长坎布拉斯说,他给13位外国总统看过病。
输出医疗服务
古巴强大的医疗服务能力,不仅完全解决国内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够出口“医疗服务”。古巴向委内瑞拉派出了2万名医生,换回了委内瑞拉的低价石油。古巴的5万名医疗护理人员分散在全球70多个国家。每年为国家贡献80亿美元外汇收入。
在欧美国家,读医学院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美国的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去古巴就读医学院已经变成一种潮流。古巴医学院也源源不断地接收外国学生。
医务外交成为古巴名片
在医学领域的科技成就为古巴赢得了国际声誉,近几年古巴积极地安排医生去全世界进行医疗援助。医务外交帮助古巴重塑国际形象,从输出“激进的红色革命”到输出“纯净的白色医疗”古巴的“医务外交”获得了全世界的欢迎。
08年汶川地震,在救援现场,就有古巴医生的身影。这次意大利遭遇严重疫情,古巴医生也义不容辞地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