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管理”这个词语让很多人又熟悉又陌生,最近两年比较火的一个词语和一种企业管理形态,要是不亲身经历,可能它带个人们的依旧是一种神秘感。涛哥也曾有幸体验过这种所谓“扁平化管理”的企业,今天就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说说它的故事。
1.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扁平化管理,“扁平化”光从字面上理解还是有点吃力,比较抽象。随着最近几年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行业各种形态的公司企业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微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在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更为突出。赞新的公司,赞新的团队,本来人就不多,况且很多资金也不是很充裕,市场变化也非常快,可能容不得这些公司慢慢来建立比较规范化的层级性团队,就公司高层人员直接管理下面几层的员工了。也就是说去掉了中层管理人员。这就是所谓的“扁平化”管理了。
2.扁平化到底有哪里好呢?从人员构成来说,公司只需要高层管理和基层员工,直接去掉了中层管理人员,这样就节约了大部分的成本,对于刚刚创业起步的微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比较可行和面对的一种方式。员工比较少的情况下,高层就可以直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能即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公司整体的发展情况,而员工也可以直接向高层领导汇报相关工作。这样在相互沟通上似乎是少了一些障碍。也有利于公司初期的发展。而且我相信很多公司都采用的这种管理模式,不信你去看招聘信息,很多公司更以“扁平化管理”来吸引求职者,只是求职者感冒不感冒就不知道了。通过涛哥的经历来看,至少涛哥是对它不感冒的。为啥呢?请继续看。
3.那扁平化管理又到底有哪些不好呢?其中最致命的应该就是当公司不断发展,员工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还坚持扁平化管理,那公司的整个状态可能会相对比较混乱,你想你几个老总能管到日益增多的员工的方方面面吗,相关问题你到底找谁去执行呢,会不会找错人或者会引起员工之间的不满呢。还有作为基层员工,肯定不会都有为公司考虑的理念,还有承担风险责任的理念,做具体事情时可能不会全盘考虑,都不会主动去承担,这样很多具体事项推进会相当慢,而且也没有人会有整体性概念。一个项目可能没有人会全面了解并积极推动。这点涛哥是有亲身感受的。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不设立层级,那可能给员工的感觉是没有什么提升希望,所以会消极对待工作,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在基层一直做下去。
因此,“扁平化管理”优劣自审,各位公司高层视势而定吧,不要把它作为公司的一种长期模式或者说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更甚至是一种潮流。可以在适当的阶段,适当的时候利用它助推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