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为了治疗感冒,人们会选择购买起效快的药物。然而,这可能并不会比长久流传下来的老方子更管用,并且可能会有许多毒副作用。非处方(OTC)咳嗽药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扑热息痛,存在用药过量的风险。英国《每日邮报》11月22日报道称,厨房里的两样常备品治感冒也可以发挥效用,且无毒副作用。
根据医院的奥利弗贝文顿博士所言,父母若是依靠更传统的治感冒方式,比如“蜂蜜加柠檬、休息、大量喝水”,也会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贝文顿博士详细介绍了时下有关儿童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些思索。儿科医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已然来临,全科医生、急诊科和儿科将每天都要收治数百位患有咳嗽、感冒和高烧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
贝文顿博士表示,首先,咳嗽和感冒是儿童常见病,十分之九的感冒由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这种情况无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加休息,大量补充水分,最多再加点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即可。很多家长认为咳嗽的症状很麻烦,特别是受到感染后可能数周都停不下来,家长担心咳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影响睡眠并不会造成其他实质性伤害。虽说如此,父母们仍然希望能够使用随处可见的非处方(OTC)咳嗽糖浆。而关于这类药品的使用众说纷纭,父母们也非常困扰。
很多非处方咳嗽感冒药含有鼻腔减充血剂、抗组胺剂和“咳嗽抑制剂”等活性成分,如果大量食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尤其是对更易感的6岁以下人群。这些药物中也可能含有扑热息痛等成分,父母可能不会意识到给孩子服用的止咳药和扑热息痛已然过量。
另外,与任何药物一样,药品中的任何成分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其它不良副作用。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强调,18岁以下禁用含可待因的咳嗽药,因为可待因可能加重青少年的呼吸道疾病。
在博士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证据表明咳嗽药物是有效的,更何况实际上这些药物可能对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害。这些药物中往往还含有大量糖分。博士建议,坚持使用老方子——蜂蜜和柠檬、休息、大量补水,以及按说明书使用扑热息痛和/或布洛芬。如果病症持续几日或出现其他令人担忧的迹象,请家长及时联系全科医生或药剂师。(实习编译:郭轶凡审稿: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