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个家庭,父母会好好说话,孩子会有幸福感
TUhjnbcbe - 2024/12/31 9:32:00

在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孩子放学回家,朋友招呼孩子赶紧过来喝感冒药,朋友边递给孩子药,边对孩子说:让你多穿点衣服,你不听,感冒难受吧?就不应该管你,让你好好尝尝难受的滋味。”

谁知,孩子一听,变了脸,放下水杯,说到:不喝了,让我难受死算了。说完,回到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关上了。

朋友看看旁边的我,苦笑道:脾气这么大,我哪里说错了?他感冒,不就是不听我的话才感冒的?

朋友一直跟我说,她家的孩子跟她不亲,平时跟她沟通也少。

从她让孩子喝药的一系列表现,大概能看出原因所在了:不会和孩子好好说话,拿药给孩子喝,明明很关心孩子的身体,却说出责备的话,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孩子不愿理她。

正如《人物》曾经在《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里一针见血地指评那样:

明明可以温和讲述,却总是反问;

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却是责备——

不好好说话,成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日常顽疾。

不好好说话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人物》杂志,在征集的“不好好说话‘’最有代表性的方式是:

“正话反说”式的教导,常常带着讽刺和挖苦;

习惯性的打击和否定,不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回来很难过,你不但不安慰,反而这样说:平时不努力,能考好才怪了。

又比如:"除了吃饭,你还能干点啥?"你不行",‘’你真笨",“没出息”……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从“正话反说”的讽刺、挖苦,到习惯性否定、打击和贬损,这样的说话方式,把孩子的自信、自尊,打得七零八落。给孩子带来的是深深的伤痛。

在曾经的《少年说》的一期节目中,有个叫王紫晔的女孩,在台上吐槽了她有个‘’毒舌‘’妈妈: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的毒。

她的妈妈到底有多"毒舌"?

有一次,紫晔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打来电话,咆哮着说出这样的话: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而面对女儿的吐槽,这位‘’毒舌”妈妈回应道:并不觉得自己‘’毒舌”,而是在用自己认为犀利直白的方式,表达对女儿的关心,出发点是“为你好"。

可是,女儿却直言:你的所谓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的确,孩子考试没考好,心里本来就很失落和难过,这时,还要承受妈妈的咆哮般的指责和嘲讽,心里该有多难受?

就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曾说过:

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说出的话,就像刀割一样,在孩子心里划出一道道伤痕,也许伤口愈合了,但伤疤永远都在。

所以,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金·约翰·培恩,在《简单父母经》中提醒父母:

父母要警惕自己对孩子说的任何话,因为它可以启发人,也可以伤害人。

做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不让孩子每天生活在狂风暴雨下,是我们一生的修行。父母会好好说话,话中有温度,语中有暖意,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会好好说话的父母,让孩子的幸福感更强。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家庭最好的沟通方式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大事好商量,小事随它去。

可在很多家庭中,缺少这样的沟通方式,因为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家人,可以原谅自己,所以,常常毫不顾忌地将言语的刀子冲向对方,以致影响夫妻感情,给孩子也带来伤害。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在充满冲突的家庭中生活,容易变得退缩、自卑,与人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不主动,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容易陷入人际交往的障碍。

一个朋友曾经说起,自己和爱人吵架,孩子的表现,让她现在想起来还自责。

有一次,他们夫妻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声音都不大,但是家里的气氛很不好。这时,他们三岁半的小儿子慢慢地走了过来,抱抱爸爸的腿,又抱抱妈妈的腿,眼里含着眼泪,脸上全是恐惧的表情。

朋友这时才意识到,原来父母吵架,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她改变了交流方式,遇事保持冷静,多沟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好好说话,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医学研究表明:影响人幸福感受的,不是成功或财富,而是良好的关系。

而一个家庭中,父母会好好说话,遇事多沟通、多商量,家人之间一定关系良好,而家人关系良好,必然带给孩子满满的幸福感。

作家周国平曾说:一个家庭和睦,父母相爱,孩子能在有爱和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

会好好说话的父母,情绪稳定,给孩子营造的是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而良好的家庭氛围,会给足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的幸福感更强,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充满力量。

父母会好好说话,多对孩子说鼓励、支持的话,孩子会更优秀。

社会学家扎克说过: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掷地有声的话语远比万贯家财重要。

父母的话对孩子具有神奇的疗效。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发出的声音是与众不同的,当父母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会引导孩子成长为理想中的形象。

梁启超,一直是好好说话的践行者,因为他懂得,父母会"好好说话”,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平时,不论孩子们说什么,梁启超总是鼓励支持。

有一次,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考试排名第十六位,非常沮丧。

梁启超没有责怪女儿,反而安慰女儿:“庄庄,你已经考得很好了,你很厉害,我很欣慰,下次努力就好。”

梁启超的9个儿女,在梁启超的“有话好好说”的教育方式,各个成就非凡。

一次,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谁就是那个强大者。

北风呼呼地刮着,行人把自己的大衣裹得越发紧了。

南风徐徐吹动、轻柔温暖。行人们纷纷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效应”。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打击”“挖苦”“否定”等教育方式,就像北风一样,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还会伤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而当父母给孩子多点南风似的表扬、鼓励,教育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不会对孩子说打击、挖苦、否定的话语,而是经常带着耐心,温和地和孩子说话。把指责变成鼓励,“这次考差了没关系,只要我们平时多努力些,下次一定会更好。”,懂得多倾听,“这件事,你能告诉爸爸妈妈,你是怎么想的吗?”把命令变成商量,‘’你觉得怎么样?‘’

会好好说话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爱、平等、理解、信任与尊重,亲子关系更好,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磨难,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

“永远都不要低估父母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说话的态度,决定着家庭日常的温度;父母说话的语气,藏着孩子的运气,父母越会好好说话,家就越和睦,孩子越幸福。

好好说话,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一个家庭中,有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会让感情长伴,让爱永存,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家庭,父母会好好说话,孩子会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