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一不小心,孩子就容易感冒、咳嗽、腹泻、长湿疹……
孩子一生病,全家都揪心,各种饮食禁忌也多了起来:不能吃鸡蛋、不能吃羊肉、只能吃青菜白粥……
但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过度忌口,反而会影响发育,降低抵抗力。
那么,孩子生病了,究竟需要忌口吗?到底该怎么吃?今天咱就来一次性说清楚!
生病了只能吃粥?
很多人孩子一生病,别说肉蛋奶,连水果都不敢给孩子吃,只给孩子喝粥,生怕消化不了。
通常来说,除了不健康的食品以外,保持日常的饮食并补足营养是极为重要的,这是由于当感冒咳嗽、发热之后,增加患者机体的能量消耗,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能量消耗较多,单一易消化食物大多都是低能量低蛋白的食物,简单来说就是营养不高,不利于疾病恢复。
生病了不能吃鸡蛋?
生病期间,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中蛋白质分解加速,B族维生素的排出量也大大增加。因此,要格外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延长康复时间。人体相对虚弱时,消化液分泌较少,建议通过鸡蛋、鱼肉补充优质蛋白质,它们相对好消化,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利于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如果孩子没有鸡蛋过敏,只要不用油煎、油炸、烧烤等烹调方法,每天只吃1个鸡蛋是不会给身体的恢复带来额外负担的。
不想吃也要硬喂?
生病期间孩子饮食的总原则是,不强迫孩子进食,一切以孩子舒服为准则。
孩子生病时和健康时的饭量是不同的,不能按照平时的饭量标准去喂养,要根据孩子的病情调整饮食。
一般来说:
病前1~2天:孩子的身体开始出现生病的症状,食欲下降。即使面对平日喜爱的食物,孩子也吃得很少。
病中1~3天:病来如山倒,这时候是孩子身体最难受的时候,各种生病的症状表现得最严重,也是孩子胃口最差、吃得最少的时候。
病中4~14天:病去如抽丝,很多病症都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恢复,甚至更久。随着孩子身体的慢慢恢复,食欲也会慢慢增加,直至恢复至平常的食量。
宝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生病时的进食规律,合理安排饮食。
添加新的食物?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生病了,既然不想吃平时吃的食物,那就吃点宝宝想吃的。
在孩子生病期间是不建议添加新的食物的,如果不小心过敏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下面是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1、腹泻、呕吐
很多妈妈担心宝宝腹泻和呕吐期间吃东西会加重病情,要么不给宝宝吃任何东西,要么只给喝米汤或者稀粥,甚至将配方奶稀释后再喂给宝宝。殊不知这样反而延长腹泻时间,甚至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宝宝月龄给予正常的饮食,宝宝只要能喝水,就不要停奶。
0~6月龄
母乳喂养:继续给予母乳,无论年龄均应按需哺乳,增加哺乳次数和时间。以便给予足够的营养抵抗病菌,助力疾病康复。
配方奶喂养:至少每3个小时喂养一次,或者在腹泻后给予喂奶,以保证液体的摄入。
6~12月龄
未添加辅食:等待疾病康复后尽快添加。
已添加辅食:继续进食已经添加过的辅食种类,但不要尝试新食材。若此期间宝宝不想吃辅食,可以增加母乳和配方奶的量,以弥补营养的不足。
1岁以上
没有发生脱水的孩子,应鼓励像平常一样进食,同时适量增加液体的摄入。
采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喝水,最好是补液盐。不建议喝含糖或者运动饮料,以免加重腹泻。
2、咳嗽
感冒咳嗽的饮食要点:食物清淡,避免过油、过甜的食物。
食物尽可能在已经适应的食物种类基础上,稍微细软一些,便于消化和吸收。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绿叶青菜(小白菜、菠菜等)、橙色的水果(橙子、西红柿、胡萝卜、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有利于康复。
加粗提醒
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咳嗽、呼吸加快、如果伴有发烧呕吐等,丢失水分会更多。一定要耐心、用杯子和勺子多次喂水(奶瓶喝水容易一次喝多,容易造成呕吐)。
3、发热
发烧初期以流质软食为主,比如菜汤、稀粥、面汤、蛋汤、牛奶等,等孩子退了烧,稍微有点食欲之后,可以尝试吃点半流质食物,比如面片汤、馄饨、菜泥粥、清鸡汤挂面等。
孩子发烧的时候,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所以要吃能量高、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才能满足能量的供需平衡。
加粗提醒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牛奶、牛肉、羊肉、猪瘦肉、鸡肉、鸭肉、鸡蛋、鱼、黄豆、豆腐、豆浆
宝宝生病期间的饮食其实是没有特别禁忌的,只要平时常吃的食材,现在都可以继续吃。不过,疾病的恢复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来帮助机体对抗感染。所以,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尽量让孩子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从而利于疾病康复。
参考资料:
[1]劳拉·A.杰娜.美国儿科学会实用喂养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石正莉.生病时也不能断了肉蛋奶[J].恋爱婚姻家庭(月末).,(03)
[3]张永志,牟莉,孙建武,等.普通人群90种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1).
[4]梁婷.孩子感冒发热咳嗽要补足营养[J].家庭生活指南,(12):1.
[5]容小翔.幼儿生病要忌口吗[J].中国保健食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