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1号,河南周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实现清零,6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这期间,很多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提起这些经历,医院参与战“疫”的一名护士长程云霞,情绪依然十分激动,泪水不时湿了眼眶。
程云霞介绍说,年2月4号,她接到了医院田耕主任的电话,让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起去感染一科和第一梯队进行交接。问自己有没有特殊情况?当时程云霞正处在感冒期,前一天还在新区为工人测量体温,受凉了,正在服莲花清瘟胶囊。放下电话,她心想:“这个时候免疫力差,我感染了怎么办?我的女儿13岁,儿子六岁,他们以后没有妈妈会是样……?”想到这,她的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可是,在疫情面前,我不能退缩,一定要勇于担当!她擦干眼泪立即回复:“服从组织安排,义不容辞,我愿意去!”
她的爱人问询后紧握着她的手说:“放心,老婆,你不会有事的!家里有我做你的坚强后盾,我会照顾好孩子,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随机,程云霞立即在群里召唤护士,大家很快回复:“收到,我愿意参加!”“我愿意参加!”“我也愿意参加!”……就像一封封请战书,快速地映入她的眼帘。关键时刻自己的团队没有人有丝毫退缩,都勇往直前!
程云霞感动了,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科室的胡俊杰情况比较特殊,妊娠高血压,孩子又是早产儿,现在才刚刚一岁,因为这个孩子她的家人没少操心,反复住院,最让程云霞放心不下!这时程云霞给她拨通电话,想看她有没有困难?胡俊杰的婆婆说:“护士长,谢谢你对俊杰的关心,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支持护士长的工作,孩子我哄着,让俊杰安心的工作!”俊杰也说:“护士长,没事的,孩子小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不能当逃兵!”
2月4号下午,程云霞和同事们在医院门诊楼前,由院长高新华主持了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的交接仪式。项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爱玲参加并讲话,程云霞和刘海霞作为代表宣誓发言。
随后,程云霞带着大家赴疫情前线。
这一队医生护士共21人。当天夜里凌晨一点半,一个护士胃痛吐了。值班的班次需要连夜重新安排,程云霞调整好后,赶紧在群里通知,随即发给大家。凌晨三点半了,程云霞还没入睡,失眠了!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儿。
第二天天一亮,程云霞立即根据现有的条件,迅速规范各项工作,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细化各区各班职责,强化分区要求,使工作环环相扣,为病人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清洁区的护士每天把消毒后的护目镜清洗晾干确保处于备用状态,清洗送消医护人员的分体服、隔离衣,做好清洁区门把手,地面墙壁的消毒,清洁区的护士就是所有人的“后勤保障”。有了她们的尽职尽责,大家才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穿上无菌的衣服,更安心的工作!
潜在污染区的护士就是医护人员的中间枢纽,清洁区接过来的饭和药,他们要递交给污染区护士,再交给病人。污染区护士传来的生命体征,病人的感受,她们要书写护理文书,同时报告给医生。她们每天认真的处理医嘱,备药,加药,写成小纸条安排的一清二楚,交给污染区护士,为病人执行!处理完治疗,她们又立即投入到区域管辖范围内的消杀工作,一天下来,都累的腰酸背痛,可她们没有喊苦和累,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关心。
污染区就是战“疫”的最前线!污染区一门之隔,好似一个围城。围城外的人,对里面充满了惶恐!围城内的护士,一旦进入污染区,紧张感就消退了,心里全是病人的治疗、病情观察及各种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再加一层外科口罩,又戴一副护目镜,穿着沉重冰凉的胶鞋,为了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又裹上尿不湿。不动就感觉不舒服,更何况程云霞她们需要做各种操作,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自己的工作。
她们奔波在各个病房,做环境、物表的消杀工作,处理病人的医疗废物并消毒,抽动脉血气分析,穿刺留置针,输液,心电监护,雾化,导尿,测血糖,与病人沟通等等……忙碌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分体服,不知被汗水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厚厚的口罩闷得喘不过气来。
护士闫平,当天值班时有个不能行走的病人要去复查CT,需要用平车推着病人,她那柔弱的身躯,看着她很吃力地推着病人上下坡,程云霞的眼睛湿润了!病人李敢活动后气喘不能下床,护士路静给医生反映了病情,严格无菌操作下,为病人留置导尿。在尿盆里倒上消毒液,定时给病人倾倒尿液。
晚上八点了,程云霞在清洁区焦急的等待着,她们没有一个人出来歇一会儿,已经12个小时不吃不喝了,程云霞问路静:“饿不饿?”她说:“胃已经饿过劲儿了,不知道饿了,护士长你也辛苦了,你先走吧,我们没事的!”程云霞的心里那个酸楚,泪水夺眶而出!谁愿意穿着防护服在里面多停留一会儿?勇敢的护士,一进去就是十几个小时,她们的这种无私无畏,冲锋在前,她们不怕吗?不,是她们的职业素养给了她们力量!
男护张菲菲心可细腻了!观察到李敢病人,她的老伴转走了,病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变得闷闷不乐。张菲菲及时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顾虑!工作中勇挑重担,把抽血气分析,扎留置针,心电监护直接接触病人的高风险操作,自己独立完成,把方便让给同班搭档。关心体贴她人!程云霞让他歇会儿,他总说:“护士长,我年轻,我又是男的,我体力还好,让她先休息吧!”
2月12号,护士罗俊英第一天进入污染区,为了更好地把污染区的工作内容掌握好,前一天晚上就给程云霞说:“护士长,宾馆的早餐有点晚,担心迟到,给我在班上订早餐吧。”
护士景潇慧上班途中不慎跌倒,膝盖破溃流血,回到住处简单处理一下,没有请假,仍坚持上班,第二天上班途中,程云霞看到她走路一个膝盖不能弯曲,问她才得知前一天摔倒受伤了,当时劝她休息,她说:“没事儿,还能走。”护士刘坤排班休息,主动来上班,想多为大家分担一点。
王丹丹今年是结婚第一年,元宵节、结婚纪念日,都在疫情前线度过。她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参与到疫情前线工作中。护士邓秀华,一次在污染区值班,尿湿了裤子,她自己却浑然不知!脱下防护服,才发现里面的分体服湿了。厚厚的防护服下,是被汗水湿透了的衣衫,是鼻梁、脸颊上的口罩压痕,是无菌手套下捂的泛白的双手!
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天在这里上演。程云霞说:“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和大家同甘苦,共命运!”
2月15号,由于当班护士胡俊杰的孩子才刚刚一岁,更需要妈妈的陪伴!程云霞主动提出进入污染区替她。程云霞要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说完,换上防护服,规范着装,走进了污染区。程云霞进去后挨个问候查看了病人,安抚患者的同时,做到心中有数!
当天有一个姓位的女性患者,病情比较重。程云霞和王俊丽护士从接班到11点半,一直往返穿梭于该患者床旁,观察心电监护,经鼻高流量吸氧,抽动脉血分析,扶病人去厕所小便,接尿标本。把心电监护的生命体征参数及病人的客观查体录成视频发给医生们,经鼻高流量吸氧不行,改为储氧面罩,吃饭时为病人换上鼻塞,不知为病人去了多少次口罩,又为她戴了多少次?
这么近距离的观察与操作,除非防护服护目镜能证明她是一个高风险的传染病患者,而在医护人员的内心,她就是一个病情危重、需要护理的患者,丝毫没有嫌弃与排斥!有序的做着各项工作,病人气喘不能自理,端不住饭,程云霞给她端着饭喂她。
此时额头的汗水,一滴一滴顺着护目镜流到口罩上。王俊丽问程云霞:“护士长,您不觉得闷气吗?”程云霞说:“还好,能坚持!”其实程云霞是不想让她担心自己,她同样很辛苦。等病人的氧饱和上到92%,她俩才松了一口气,在缓冲区站了一会儿。
每天晚上十点半,程云霞必须给每一个护士通电话,询问安排一番,方能安心休息!只有这样,自己挂念她们的心才能平静下来!工作中,程云霞及时观察并询问护士的穿脱流程,防护知识,规范各种防护小细节,发到群里或当面指导。
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从2月9号护送第一例治愈出院患者,到2月21号,医院共治愈出院6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患者在医院实现清零,同时也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回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程云霞说,自己感到全是满满的感动。
在这些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闪闪发亮的灵魂。她们所做的事,实在算不上惊天动地,但这些普通的护士,关键时刻,却都捧出了自己一颗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