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你真的吃对了吗
TUhjnbcbe - 2025/3/5 18:29:00

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谁也逃不过,生病后吃点药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从出生后接种的卡介苗,到以后感冒发烧吃的感冒药,再到生病住院点滴的消炎药……总之,人这一生,势必会跟药打交道的。那么,吃了那么多年药,你真的吃对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告诉你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和剂型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剂型。药物剂型是指为满足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比如,注射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都属于剂型。现在我们买到的药品后常常会看到名称是XX泡腾片,XX分散片,XX缓释片,XX舌下片。这些剂型都属于片剂,但是大家注意啦,它们可跟我们常见的普通片剂不一样。

一、泡腾片

药如其名,泡腾片是可以产生气泡沸腾的一种片剂。那么泡腾片怎么吃?可以放到嘴里,喝水咽下去吗?No,No,No,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可能会要了你的命!有人会质疑,这不是药吗,怎么吃药还能要命,你言重了吧?那么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年轻母亲将泡腾片给18个月大的孩子直接放进嘴里吃,结果导致孩子窒息,终因脑部缺氧而亡。为什么呢?我们从原理上给大家说一说。泡腾片为什么会产生气泡呢?这些气泡又是啥?

泡腾片中含有泡腾崩解剂,常用的是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酸碱中和反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遇到水就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物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泡腾片说白了就跟我们常喝的碳酸饮料差不多,其中的气泡都是二氧化碳。如果把泡腾片直接放嘴里,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CO2,从而导致窒息缺氧。那么,泡腾片应该咋个吃呢?

泡腾片的服用方法类似于冲剂,首先要准备ml左右的温水,然后将泡腾片放入水中,待气泡完全消失后,将杯中液体摇匀服下。

二、缓释/控释片

缓释片是在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控释片是在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它们都能使药物缓慢释放,从而达到延长药效的作用,所以,一般的缓释/控释制剂要比普通片剂服药次数少。比如常见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一次,一次一片,而普通的硝苯地平片每天三次,一次一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长期用药,如果改为一天一次用药是很爽的一件事情哦。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患者在缓/控释制剂的应用上存在明显的错误。

其一,病情不重是不是可以服用半片药?回答是否定的,缓/控释制剂之所以能够实现缓慢释放就是因为在药物外层包裹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如果将药品掰开或者研碎,缓控释材料遭到破坏,那么药物在体内会出现“突释”现象,造成血药浓度升高,药效增强,从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比如降压药会出现低血压,降糖药会出现低血糖。

其二,对于某些一天两次给药的缓控释制剂,是不是可以自行改成一天一次,一次药量加倍呢?当然也不可以,因为这样同样会造成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

所以,对于缓控释制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去服用。

三、舌下片

舌下片怎么用呢?当然是放在舌头下面含服。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在我们舌头下面有丰富的血管,舌下片可以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入血,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作用。比如我们常见的急救药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那它们可以像普通药物一样用水冲到胃肠道中服用吗?可以,这样不会引起副作用,但是也就完全失去了舌下片的作用,因为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要慢得多,再者像硝酸甘油在胃肠道中就已经失活了,即使进入血液也不会发挥作用。

此外,服用舌下片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含服时间一般宜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2.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

3.含服时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应保持安静,也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最后,我们说药品是治病的,但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服用,不要让药品成为“致病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你真的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