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冠快三年了,国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TUhjnbcbe - 2025/3/5 18:31:00
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海棠见素

从武汉爆发疫情开始,已经快三年了,新冠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而且暂时还看不到头。经常有人问,国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年随着感染人数的暴增,越来越多的华人分享自己的新冠经历,有分享痛苦经历的,更多的是觉得就是个感冒的,随着拜登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结束,大家的生活都恢复了正常。那么现实情况真的就是岁月静好了吗?

先说我自己吧,我在大纽约郊区,属于新冠重灾区,每一轮新冠的肆虐都逃不过,从年纽约的封城,到年的德尔塔,再到年的奥秘克戎,一个不拉地都经历过了。不过我至今都没有被感染,也没有打疫苗,现在生活也完全恢复正常,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各种课后班,出门吃饭,朋友聚会,旅游,除了没法回国。似乎躺平的生活真美好。

但是!我坚决反对躺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个人的经验跟实际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相反的。个人经验除了是个例,不具有统计意义之外,更糟糕的是会被种种其他因素影响,甚至被个人情绪所放大。真正有意义的永远是大数据,是专业人员统计得出的大数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觉得残疾人的比例是多少?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官方数据。

图片来自网络

六千一百万,也就是26%的成年人是残疾!其中行动不便的占13.7%。不能独立生活和不能生活自理的加起来是10.5%。是不是很颠覆认知?

当然美国人对残疾的认定门槛比较低,好多大胖子行动不便都算残疾。那么我们来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的官方数据,八千五百万残疾人,占人口的百分之6.2%。比例也不低。

那么我们来看新冠的数据。只看美国,超过百万人死亡这个已经广为人知了。现在更多的后遗症的数据也出来了,美国超过万青壮年(18到65岁之间)是长期新冠患者,其中~万人无法工作。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六月份的统计,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患者有长新冠。

这个长新冠也就是新冠后遗症的数据非常可怕。统计针对的人群是18-65岁的青壮年,也就是网上活跃的人群。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似乎没有五分之一那么可怕。几乎每个得了新冠的都说熬一熬就过去了,甚至不少人表示还不如流感,没有人会在朋友圈发文说遭受长新冠的煎熬。

那么为什么统计数据和我们个人感受相差这么多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幸存者偏差。这个说法来自于二战时期,盟军决定为飞机在薄弱的地方加厚装甲,提高抗打击能力。最初是选择研究那些回来的飞机,把弹孔标记在图上,然后就能够得出最容易中弹的区域,也就是弹孔最密集的地方,如下图图一所示。得到图一后,大家决定按照图一来加厚装甲。这时,AbrahamWald提出了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这些能够飞回来的飞机恰恰说明了这些地方不是致命的,真正需要研究的是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的弹孔。于是得到了图二。可以看到图一和图二有局部重合,但是机头和机尾图一完全没有,图二却是重灾区。因为机头和机尾一旦中弹,就无法返航。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回到新冠的例子,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不能听那些说新冠就是感冒的朋友的话。真的病情严重的人会去求医,而不是广而告之自己的病情,极端情况就是死人不会说话。相反,身体好的,得了也无症状的比较愿意到处说。这是人性,我自己也是,我如果得了新冠,后果严重,然后又没打疫苗,你猜我会不会写这篇文章?

2.选择性遗忘。人类的大脑设计很有意思,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又不是严重影响生活的事情,会选择性的遗忘。这其实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一个机制。避免我们陷入思维反刍(self-rumination)。什么是思维反刍?就是一种被危险,失败,不公正所激发的负面的,长期的,持续的自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快三年了,国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