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同样的新冠,为什么南北方重症率不一样
TUhjnbcbe - 2025/3/8 20:04:00

目前,新冠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好像人人都逃不掉的样子。不过,北京市与广州市的重症率明显不一样,死亡率也有明显差异。网上的解释各种各样,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各种解释好像都没有说的根本原因——用药的不同,某些地区的人大多数相信某些专家的意见,板蓝根颗粒与某瘟颗粒是他们的主要用药。。。

从《伤寒论》的原理来说,所有的经过呼吸道传染的瘟疫、感冒等等(包括新冠),疾病早期的“战场”都是在人的体表开始的或者说在“血液中”开始的(所谓的“太阳病”、“少阴病”——但是与《黄帝内经》的经络没有一点关系,这是判断一个中医是不是真正理解《伤寒论》的一个基本点——但是,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中医都把《伤寒论》的太阳病等同于《黄帝内经》的太阳膀胱经或者太阳小肠经之疾病。具体解释请看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个人体质不同导致疾病在体表的时间不同——从几十分钟到几天。比如,感冒的初期,一般有咽部干、痒或烧灼感,可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这是明显的所谓“风寒感冒”症状,应该以“驱寒”为首要任务。而感冒数天以后,可出现鼻涕变稠、发黄,常伴有咽痛、流泪、听力减退、味觉迟钝,咳嗽、咳黄痰、声音嘶哑和呼吸不畅等上呼吸道症状——这又变成了所谓的“风热感冒”,现在才应该用所谓的“祛火”之类的中药。这个经过是把人体“抵抗疾病的战场”由体表逐渐深入到内脏的过程,是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自然现象。而一个高明的中医应该能准确的判断疾病在哪一个层面并用相应的药物截断其病程,协助人体在相应的战场“战斗”。

也就是说,新冠早期也应该是所谓的“风寒感冒”(《伤寒论》没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说,这是后世的医家的观念),而某瘟胶囊代言的专家明确地说“是一种清热解毒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很明显,真的按照专家说的药物用法,绝对不是在新冠早期可以用的,这是雪上加霜——医生给刚刚发病的患者用则有“害命”之嫌疑(包括用板蓝根之类)。

陆渊雷反复强调,反对“热病用凉药”。陆渊雷解释:太阳为热病之初起,病菌学证明病初起时,毒害性物质多在血液中,欲排除之,则莫如出汗。汗腺在肌表,欲出汗,则气血必须趋而向表。

又说:太阳病者,正气抗病之趋势向上向表,其目的欲令出汗,而从汗液中排除毒害性物质也。人体受病毒刺激,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之法,盖视毒害性物质之种类,而有不同,虽细菌学、免疫学专家,亦未能详知。大抵是产生某种物质,使与毒害性物质结合,而化成无毒之物。抗毒力产生时,必恶寒、发热,注射防疫菌苗者,用动物作细菌试验,或制造治疗血清者,大多数见恶寒、发热,可以征也。而出汗最好的办法就是升高体温——吃温热的药、喝葱姜大枣茶等等,这是符合《伤寒论》原则的大科学。

而新冠不少专家解释是感受疫疠之气所致,其病机应以“湿热”为主,从临床表现来看还应该是“寒湿”为主。

由是观之,不管是流感还是新冠,早期第一线用药应该是以抗“风寒”药物为主,千万不可随便用“风热”药,慎之又慎啊!

笔者是西医,中医业余爱好而已,虽然不能的把“伤寒”的各个阶段严密区分以及准确用药,但是明白《伤寒论》的基本原则——热病慎用寒凉之药。爱惜生命的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奥。。。

网络截图截图截图截图网络截图陆渊雷的解释陆渊雷解释陆渊雷解释截图截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样的新冠,为什么南北方重症率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