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玩物志
品牌HALOTOP最近终于入驻中国,并在某红书强势霸屏。
不得不说低卡+冰淇淋,选得正是时候。
炎炎夏日,谁不想没有负担、没有顾虑、大口大口地吃上「透心凉」的冰淇淋。
而HALOTOP的核心就是:低卡。
有多低?
一品脱(约克)的小份装,仅有-卡。
什么概念?「冰淇淋界杠把子」哈根达斯,同样份量的冰淇淋,热量大多在+卡以上,Halotop比其整整少了3/4!
同时还把减脂人群恐惧的糖分换成了甜菊糖,它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甜度却能达到同等份量正常糖的-倍。
这一成分加入到冰淇淋中,也直接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最佳发明之一」的称号。
是不是感觉从此可以肆无忌惮地吃冰淇淋了?
事与愿违,低卡冰淇淋的容量,根本不能让你放飞自我地享受。
以HALPTOP、吃不胖(零度企鹅)、轻优(和路雪)为首的几个热门低脂冰淇淋品牌,70g-75g永远是标配。
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对同事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没巴掌大,确实很怕我吃胖。
配料「脱脂、0蔗糖」等关键词,证明走的也是小负担路线,市面上大部分低卡冰淇淋都不会超过kcal。
尤其是糖,基本是选择更健康的赤藓糖醇、麦芽糖醇、菊粉这一类代糖类。
正是配料成本更高了,所以想要实现低卡冰淇淋自由,必须财力允许。
就拿HALOTOP来说,一个72g的冰淇淋单价就接近30元,曾几何时,这个价格只有在哈根达斯门店见过。
但这都是题外话了,好不好吃才是关键,毕竟低卡类食品向来是出了名的「入口劝退」。
不过HALOTOP敢强悍地宣告着「美味的冰淇淋都应该低于千卡」,想必是对自己的口感、美味十分有信心。
对于都吃不惯低卡食品的我来说,已经被勾起食欲。
既然如此,钱包安排,买!顺便把市面上几款热门的低卡冰淇淋都买回来试试。
看看是否低卡冰淇淋能为低卡食品扳回一城。
一个接近30元的HALOTOP,那当然要直接买它们家最低卡的。心痛的是线下没得卖,单个购买邮费就要35元。
29.9+35=64.9元,巨亏。
感觉有受骗的成分。详情页主打「0反式脂肪、0乳糖」,也反复出现「轻负担」的字眼,还以为热量很低。好家伙,它是试吃中容量最小,热量最高的,就不知道轻在哪了。
敢把「吃不胖」作为品牌名,甚至印着亮眼的大字,试问有多少个敢这么做。看到热量时,HALOTOP都得震一震。
轻优算得上是梦中情「低卡冰淇淋」了。不愧是和路雪出品,诚不欺我,真·低卡,容量还大。
虽然3个只要39.9元,但邮费30元,到手价也得69.9元了。其它品牌多个装都不用邮费,这个折算下来一个就差不多是23.3元了,很不划算……
说实话,我们对八喜抱有很大的期待,可实际上网翻了一翻评价,差评多过好评。这就让我们十分好奇,到底是有多难吃,大家才如此统一口径?
最后综合试吃员们的评分
咱们做个「好野总结」吧
引用三年前HALOTOP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
「冰淇淋的本质,应该是愉悦和满足」。
现如今市面上的冰淇淋均消费升级了,每买一根都得考虑许久。
打开冰柜,映入眼帘了全是超过10元的,更别提低卡冰淇淋了,动辄15元起步。
进入到消费升级和更注重健康的大环境下,冰淇淋也向着这些趋势靠拢。
可低卡冰淇淋真的健康吗?不一定。
它的初衷肯定是好的,让想做管理身材的人能够无负担地吃冰淇淋,但如果一旦变成趋势,就会引发内卷行为。
什么时候,我们吃一杯冰淇淋,也得在里面吃出「均衡营养、膳食纤维」,整个详情页全然无关乎美不美味,只想用一个个热量数字和健康饮食理念来打动消费者。
实际上,商家将「低卡」和「健康」捆绑到一起,也不能证明它们可以和「营养健康」画上等号。
外国有一名作者Shane为此做了期10天挑战,虽然长期吃低卡冰淇淋并没有让他长胖,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口腔溃疡,还开始感冒。
那低卡冰淇淋到底值不值得买?
遵从个人自身的情况,低卡冰淇淋热量的确会比普通的低很多,减脂中的朋友单纯买来解馋,它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在口味、容量和价格上,多多少少都会打了些折扣。
对于我这种「冰淇淋狂热者」可能就接受不了,一直以来也奉承着一句话:
「冰淇淋这么冰,怎么会有热量呢?」
既然选择吃雪糕了,还不如吃个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