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家,发现奶奶早上一般会起床很早,甚至四点多就睡不着起床看电视。然后一直到几个小时后有点睡意再去睡会儿就完全起床了。但是这个生活作息显然不算健康,而且也并不是不想睡觉,实际上绝大多数老人都会睡眠浅,入睡困难。
随年龄增长,器官慢慢衰老,新陈代谢减慢,褪黑素分泌量减少,睡眠质量会逐渐下降。加上老人身体不如以前,也会因为一些病痛影响到睡眠,这样睡眠质量就更差,睡眠时间更短,身体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体质也会下降,之后不仅老毛病加重,还会出现其他疾病。
老人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改善睡眠问题?
一.睡眠环境
冬暖夏凉,要尽量调节室温,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温度。夏天雨水多,室内潮湿,需要用除湿袋除湿,秋冬室内干燥,需要加湿器加湿。
白天可以打开门窗通风,夜晚温度下降,尽量关好门窗睡觉,预防感冒。喜欢开灯睡觉的老人可以用暖一点,暗一点的床头灯,省电也助眠。
二.睡前饮食
睡前不能喝咖啡,喝茶等提神醒脑的。要喝温水或者牛奶(对牛奶过敏的除外)。吃东西也不能吃太饱,不好消化,也不好睡觉。
三.睡前泡脚
人体脚掌上穴位很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条件的可以买泡脚桶泡脚按摩穴位,活络筋骨,放松精神。泡脚能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但是泡脚的温度要适宜,不能过高,泡脚时间也不能过长。
自己拿普通盆或者桶泡脚,准备的水的温度,手指可以试一下水是不是自己能接受的温度,泡脚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
四.睡前放下所有事情
老人很容易会受情绪影响,或是因为人际关系,或是因为家庭,还有白天遇到的事情而睡不着觉。本来睡眠质量不如从前,加上心里装着事儿,就更不好入睡了。
所以睡觉前一定要放下所有事情,第二天睡醒之后再整理,或者睡觉之前把糟心的事情都讲出来,发泄完后睡觉。解决不了的留到第二天。
睡觉之前想点开心的事儿,看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听听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放松放松,睡眠质量也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