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病毒肆虐的季节,温度越低病毒似乎就越猖狂,新冠肺炎还恐惧的萦绕在心头,流感的肆虐又扑面而来。
咳嗽,流鼻涕,多痰,常常让人措手不及。由于寒潮来袭,气温忽高忽低,的确让人难以适应,不知不觉中被病毒侵袭感冒,身边的同事大都咳嗽连天,症状连片,兜里不是装着感冒灵颗粒,就是治感冒的其它药品。
图片来自于网络一连几天的感冒也倍受煎熬,常常被人避之而不及生怕被传染。下班后去药店看看,推门而入,一排排琳琅满目的药品像一座座的山一样,一排一排摆满了店铺,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一边是治疗三高的药品,另一边是治胃病的药品,我一排一排的找,终于找到了治疗感冒药的区域。一个小小的药店,行人的空间难以容下俩个人并排走,全摆满了药品。我蹲下仔细的看着药盒上的说明和药品的成份挑选。
这一牌子的药,那一牌子的药,五颜六色的药盒,挑选起来让人难决择,文字描述和症状的说明都和病情非常吻合,价格也是高低不一,难以区分,最终挑选好药品,付钱。满怀希望药品能够把感冒治愈,按说明每日三次服用,连吃几天,药盒见底,咳嗽依然如此,并未有多大的疗效和减轻的作用。
我非常纳闷,在时代变迁的今天,我们可选择的商品太多了,门类繁多常常让人难以决择,因此而来大多的东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常常让人懊恼。在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充斥着太多,太多达不到功效的商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假冒,劣质的商品在包装上或被商家们吹捧的天花乱坠,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仅仅只是短暂的利用后成了废弃的物品,成了社会的垃圾,泛滥的商品让社会充满欺骗感。
在古代,药店都会挂一副对联:何愁架上药生尘?但愿世人无疾病!这副对联非常形象地阐明了古代医生的职业操守:宁愿不做买卖,也希望大家都健康,生病的人越少越好。然而,时至今日,我们被各种门类繁多的药品弄的眼花缭乱,难以辨别药品的真伪,效果。
到医院看病,医生初步了解病情,机器检查,按药品作用开药,一套程序下来,往往是一大笔的费用,药品也是几大包,病情也未必有多大好转。在市场经济下的我们,一边感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繁荣,同时也在感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欺骗。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