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记者蔚军平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重点保障群众用药需求,本着就近、方便、不聚集的原则,秦州区各保供药店抗击疫情不打烊,守护群众健康,提供购药服务,在疫情防控中持续发挥“哨点”作用。
3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秦州区伏羲路的德生堂药店,一名顾客买完药后,排队等候的另一名顾客戴着口罩进入药店设置在门口的检测区,药店员工首先给顾客测量了体温,查验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一切正常后,进入购药环节,因为这名顾客购买的“莲花清瘟胶囊”,属于退烧类、止咳类、抗病毒类和抗生素类“四类药”之一,所以,药店员工对这名顾客的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再次进行了登记。
药店一名员工指着放置在检测区的物品给记者说,按照要求,药店配备了测温设备、消毒液等消杀用品,另外,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码、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设定了“1米”安全等候线。
“我们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在药店购买‘四类药’的顾客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涉及‘十大典型症状’使用的药品全部纳入四类药品管理,凡卖必登,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药。”德生堂药店贾海霞说。
一名购买了“复方感冒灵颗粒”的顾客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药店正常营业给大家购买药品带来了方便,进店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购买退热、止咳等药品需要实名登记和48小时核酸证明,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表示理解和支持,为了自己和他人,也会自觉的按照药店的要求去做。
贾海霞告诉记者,他们药店不仅对购药顾客认真查验健康码、出行码等,加强进店顾客防疫管理,对药店员工也是不放松,每天都要对体温等信息进行测量查验登记,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及健康监测,同时,对经营场所、设施定时消毒,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
“进门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3月27日,在秦州区解放路兰州惠仁堂药店,门口循环播放着这些提示语,店外的LED屏上反复滚动着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作为一家正常营业的保供药店,不时有顾客前来购药。
记者看到,一名顾客由于购买的药品属于抗生素类,所以,药店同样严格执行了“四类药”销售实名登记,查验了“四类药”购药人员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做到药品销售流向可查、信息可溯。
在对疫情防控前沿哨点零售药店的监管工作中,我市市场监管系统紧扣部门职能,聚焦保质量、保供应、保安全,全力督促零售药店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据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安和平介绍,自今年3月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人次,累计检查药店户次,对不符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零售药店责令整改7家、停业整顿7家。截至目前,全市家零售药店,除秦州区实行封控区闭环管理暂时关停家,其余县区零售药店均正常营业。
“为方便市民购药,本着就近、方便、不聚集的原则,秦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城区居民人口分布情况,遴选出了41家管理规范、药品供应能够保障的零售药店作为保供药店正常营业。这41家保供药店覆盖秦州城区和乡镇,其中城区25家、乡镇16家。”安和平说。
目前,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零售药店的监管力度,统筹药品质量监管和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靠实零售药店药品安全、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满足市民购药需求,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