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小宝发烧,温度在38.5℃徘徊。拿了点药,喝了两天好了。没想到周五晚上,大宝也烧起来,39.3度。
下意识认为是小宝传染给了大宝。到了周六早上,温度还是在39度多,医院,医生问诊后开了药。大宝精神不错,一天温度都在39度多徘徊,到晚上10点左右,忽然飙升至40.3度。
这下,全家都怕了,再次带着大宝上急诊,血常规出来是细菌感染。医生说挂瓶好的快,吃药的话就熬家长,因为会反复嘛。大宝哭着说不挂瓶。
当下也没有太犹豫,让医生开了药后就回家了。
回到家12点,半夜自己上网查资料,科普2个小时后,淡定的睡去了。
01科学养娃,真的太重要
以前,总听人家说高烧会烧坏脑子,所以当大宝烧到40度时,还是手足无措+担心,就怕自己耽误会害了孩子。
可2个小时的科普后,我淡定了。
因为,发烧烧不坏脑子。
发烧只是得病后的一种症状,它不是病因,烧坏脑子的不是烧,而是原本脑子里出现的疾病。
反而,发烧对孩子有好处,高烧能杀死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细菌。但高烧会让孩子不舒服,比如头晕,疲惫无力等。
当孩子高烧不舒服时,一定要及时退烧。最常用的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但也要间隔6小时左右服用。
退烧药并不能治好病,它只能缓解不适感,通过排汗让孩子体温下降。一旦孩子精神不好时,就要安排上,别硬抗,孩子太难受。
通过科普后,我知道了,孩子的精神状态才是判断情况的唯一标准,而非温度。有些孩子38度多就出现病怏怏无精打采的样子,医院。而有些40多度还和牛一样,这种一般注意控制温度即可。
02病毒感染VS细菌感染
这次两娃生病,大宝属于细菌感染,小宝属于病毒感染。
很明显,病毒感染程度较轻,恢复的快。
怎么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呢?一般看血常规,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蛋白反应都偏高很多的话,属于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而淋巴细胞如果偏高,而中性粒细胞不怎么变动时,一般是病毒感染。
还有一种说法是,细菌感染温度是慢慢升高,而病毒感染的温度一般是直接飙高。孩子发烧感冒,普遍属于病毒感染,很快能治愈。
如果遇上细菌感染,则需要父母有强大的内心。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稍微多一个人在你耳边扇风,你也许就会弱下来,带着孩子去挂瓶。
挂瓶对孩子不好大家都知道,可当孩子烧到这程度,你还能抗住吗?
可是我抗住了,每天交代孩子至少3壶水(一壶-毫升),周天时,孩子温度再次反复在38度多。
因为孩子大量排尿,温度直到晚上也没升到40度,说明细菌没有增加。可公婆觉得,孩子嘴唇干燥,脸色发红,万一烧坏了怎么办?就不该任由孩子决定!
无知真的会害人,但我也知道老人家是担心孩子。我和他们说,明天观察一天再决定。
到了周一,娃不再发烧,精神很好。陪了2天娃的我,终于欣慰,这次是娃和自己共同战胜了病魔。娃很配合,吃药喝水休息,没太让我操心!
03为人父母,需要终身学习
当家长的,切记多学习,多涨知识,不仅是帮孩子,也是为了自己今后遇事更从容。
通过这次孩子生病,我真的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30多年了才知道发烧烧坏脑子是假的。它反而能提高免疫力。
面对问题,我们常常在寻找答案来解决问题,却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问题导致的一些流传是否属实!
如果我们能去追根问底,去打破固有的认识,扩宽自己的眼界与认知,一定会成为孩子深爱的父母!
终身学习,为的是当发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我们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