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巧用藿香正气水
TUhjnbcbe - 2020/11/28 17:49:00

聚品牌良药成百姓安康

藿香正气水,中成药,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药性分析

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解表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功效作用

一般多用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近年发现,藿香正气水对皮肤科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1、头癣、手足癣、灰指甲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

可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2、疖

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而藿香正气水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此外,藿香芳香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可用棉签蘸藿香正气水,一日多次涂擦患部。

3、外阴瘙痒

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痞痒有较好的疗效。

以藿香正气水1克:50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

4、外痔

先将患处洗净,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5、晕车晕船

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空调病

夏天冷风吹多了,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这些症状可内服藿香正气水(液)缓解。

7、美尼尔综合征(眩晕、耳鸣、耳聋)

可用10毫升藿香正气水(液),每天服3次,连用3—5天。症状改善后,再用六君子丸调理。

8、腹泻

取干净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一般两日即可见效。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9、蚊虫叮咬

用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消除瘙痒。

10、湿疹和汗疹

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对带状疱疹也有效。

11、失眠

可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丸,1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再用归脾丸作调理。

12、治小儿痱子

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1。

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夏天来了,藿香正气水成为很多家庭药箱的清凉必备药品。但是,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医院就诊。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巧用藿香正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