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早期受损部位而定。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病员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如早期病变位于延髓的运动神经核,则出现构音和吞咽困难,舌肌瘫痪、萎缩,舌面可见肌束震颤。
对于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考虑和建议使用中医治疗效果好,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通过健脾使脾胃受纳运化恢复正常;通过补肾气温煦脾阳,使萎缩的肌肉再次丰满;肾精充盈,肝阴旺盛,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则虚风可熄、麻痹症状逐渐减轻、震颤得止。通过改善脑部血循环达到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运动神经元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多属中医痿症、痞症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精血不足,筋脉肌肉失养,或痰瘀阻遏清窍及经络。
主要表现为肌体萎软无力、肌肉消瘦等,可分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邪伤肺金等。尤以脾肾阳虚,脾胃气虚,损伤肺金型最为常见,病性为虚中夹实,寒热兼杂,如肺胃气虚兼痰湿中阻,脾肾亏虚兼痰瘀阻滞,肝肾不足兼邪热内蕴等
先天因素: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素来脾胃虚弱,或先天性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等。身体未能吸收足够的水谷精微,及时转化作气血,濡润肌肉筋脉,故四肢肌肉痿软无力。
治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活血化瘀,兼以舒筋活络。但应辨证治疗,或攻或补或温或清,或攻补兼施,温清并用,不可拘泥于一型一方。
中医治疗:在运动神经元病发作基本控制后或者在病情明显减轻时,中医遵循辨证施治理念,逐渐转为调理脾肾、补益心脾为主,从而使患者在不中断治疗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体能,增加抗病能力。
采用“益元健肌方剂”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是近年来国内外主推方式。中医治疗是采用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开方,结合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辩证施治,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可使运动神经元患者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部分症状得到缓解,疗效理想。
“益元健肌方剂”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一般分三个步骤:
①:控制病情,使疾病不继续往严重的方向发展。②:缓解病患现有症状,逐步恢复。③:巩固治疗,防止疾病复发。
-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