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容易拉肚子,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也跟脾有关系。虽说痢疾在一年四季当中都可能出现,不过因夏秋时节更易受湿邪侵犯,所以这时更容易引起痢疾发作,给一些人带来很大痛苦和烦恼。
痢疾是什么疾病?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或脓血为症状。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并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导致死亡,故须积极防治。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腹痛、泄泻、大便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小孩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要高度考虑为疫*痢。但临床症状轻重差异较大。
1、轻者,腹痛与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每日次数在10次以下,或被误诊为泄泻;
2、重者,腹痛、里急后重均甚,下痢次数频繁,甚至在未出现泻痢之前即有高热、神疲、面青、肢冷以至昏迷惊厥。
3、多数发病较急,急性起病者,以发热伴呕吐开始,继而阵发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
4、也有缓慢发病者,缓慢发病则发热不甚或无发热,只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的主症,下痢的次数与量均少于急性发病者。
5、急性发病者,病程较短,一般在2周左右;缓慢发病者,病程较长,多数迁延难愈,甚至病程可达数月、数年之久。痢疾可散在发生,也可在同一地区形成流行。
痢疾如何治疗?
按照发病机理来讲,引起痢疾的原因分类繁多,但虚寒型、湿热型、寒湿型较常见。虚寒痢病机为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中,下痢时稀薄带有白冻;湿热痢是由于湿热之邪侵入到肠胃,使气血的运行受到阻滞,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此时人往往会出现腹痛症状。
而且湿热不散停滞于大肠,造成经络受损,下痢出现赤白脓血。还有寒湿型痢疾,寒湿之邪侵及肠胃,造成脾胃阳虚,即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有寒的现象。湿气在里面阻滞使得气血运行不畅,所以腹痛胀满,里急后重。
可见在治疗痢疾时,多数情况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补脾,二是化湿。如果有痢疾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俞云教授在“云脉课堂”录制一期关于针灸治疗痢疾的特效穴组,俞老将亲自出镜手把手教大家解决痢疾的问题,自己在家就能轻松解决!
?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