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吃的不好,会让你感到不快乐,所以每周至少要吃25种不同种类的食物。保护好你的肠胃,它开心了你就开心了。
你知道吗?
孩子每天会笑次,而成年人只有15次。微笑、运动、深呼吸这些动作,都可以让你变得更快乐。至于微笑的理由?你的大脑会自动为你“脑补”。
你知道吗?
有养老院给每位老人发一盆花,让他们自己负责照顾,结果发现这些有了牵挂的老人会更长寿。这就是为什么做志愿者会使人感到快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了。
▼▼▼
10月10日在杨浦滨江举行的“心理健康护佑论坛”上,市精神卫生中心*委副书记蔡*、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策学院于海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贺岭峰教授等四位来自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他们分别从“精神医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疫情与运动心理”等角度展开论述,语言生动诙谐,内容由浅入深,现场反响热烈。
今年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国的主题是
“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
当天下午,
和谐“心”杨浦,
健康滨江行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宣传活动在杨浦滨江举行。
来自杨浦12个社区的居民代表、
全市11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当天的宣传活动分为专家论坛和定向挑战两部分,通过“静”与“动”的结合,向广大市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定向挑战赛”由“红色记忆”、“心路历程”两个部分组成,各代表队需按照任务指示到达指定地点回答问题。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趣味竞赛活动,让高校师生及广大市民在感受滨江风光的同时,学习到不少心理健康促进的理念和知识。
近年来,杨浦区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心理健康服务以“六进”工程为载体,覆盖了母婴、中小学、高校师生、企事业机关单位、社区居民及老年人等群体,初步形成“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构建和谐“心”杨浦奠定扎实基础。
其中,“医教结合”项目已经成为杨浦区的“金名片”。“沪江医教杯”更是成为具有市级影响力的“金品牌”项目。今年举办的“沪江医教杯”心理抗疫知识大赛、“沪江医教杯”艺术作品大赛、“医院开放日”、“一米田间”康复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摄影:毛信慧
编辑:毛信慧
美编:顾晓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