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对一名53岁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此技术是首次应用于我院临床。
患者杨某(化名),男,是一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长期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并有吞咽功能障碍,进食困难,需长期胃肠营养支持,为增加患者营养的摄入,根据情况考虑为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经过充分准备,评估患者病情,与麻醉科密切合作,在机械通气下,少量丙泊芬镇静使用后在胃镜引导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我院首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术后24小时即可通过造瘘管注入食物,患者家属对手术效果很满意。
据消化内科李鸿彬主任介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营养液通过造瘘管直接输注到胃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
整个过程均在胃镜直视下完成,将胃镜常规插入胃内,充气致一定程度后,通过胃镜在体内的光源引导体外触诊,寻找胃与腹壁接触最紧密的地方为造瘘点,经腹壁依次向胃内送入导管、导丝,胃镜下将导丝从口腔引出,体外将造瘘管与导丝连接后拉入胃内,穿出至腹壁外,胃镜下固定内垫片,腹壁固定外垫片及造瘘管。与传统技术相比,无需开腹手术,操作方便,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长期或较长时间丧失吞咽功能,不能经口或鼻饲营养;
2.全身性疾病所致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但不能耐受手术造瘘者;
3.口腔、颜面、咽、喉大手术,需要较长时间营养支持者;
4.外伤或肿瘤造成进食困难者;
5.食道穿孔、食道-气管瘘或各种良、恶性肿瘤所致食道梗阻者。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作为一种为不能经口维持足够营养而胃肠功能正常的病人提供营养通道的微创技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让患者痛苦小,易于护理、可长期带管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实施第一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李鸿彬主任带领消化内科团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结果,标准着我院消化内镜诊治技术水平登上新台阶。
读
更
多
故事烩
别怕,我们一直陪着你
健康点
虐我千百遍,还要待你如初恋!我做不到啊~
微现场
踩着钢丝过河
故事烩
横跨公里只为道声感谢
文/蒋凯郑晓永(消化内科)
编辑/肖婧菁冀慧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