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运动神经元病MND的基本特点
TUhjnbcbe - 2021/4/14 22:20:00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不明,以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motorneuron,U/LMN)损伤相关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和锥体束。

根据受累U/LMN不同组合,临床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肌肉纤颤和锥体束损害症状,致死率高,不可治愈,是最常见的MND类型。此外,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体征加典型症状的进行性肌萎缩;以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为主的进行性延髓麻痹;以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为特点的原发性侧索硬化,后面三种最终都发展成ALS。还有进展缓慢,预后比ALS好的连枷臂综合征,连枷腿综合征和孤立型延髓麻痹等亚型。由于病因不明,损害部位组合的临床表现不同,因此诊断缺少特异性,患者通常经半年到一年才能确诊;且缺乏特效药[1],60%患者在确诊3年内死亡,10%患者生存时间可达8年甚至更久[2]。

ALS的历史

Amyotrophic意为“没有肌肉营养”,Lateral为指病变位于脊髓侧面,Sclerosis指中后期脊髓硬化特性,定义已说明病位和症状。ALS报道最早见于19世纪20年代,除肌肉无力的表现,还有局部痉挛和瘫痪,且进展迅速。直到年,法国神经学家Charcot将其命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作为独立的疾病,不具有遗传性。20世纪,随着美国棒球运动员LouGehrig的去世和一代科学巨匠StephenWilliamHawking被诊为ALS,该病开始引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神经元病MND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