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辨证治疗运动神经元
TUhjnbcbe - 2021/4/15 21:39:00

中医不但有治疗疾病的中药,同时还有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医学理论;

●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脏腑经络气血为中心,形象生动,既贴切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又不失其实用性;●中医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以及自然的完美结合;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痿证的一种:治疗时,辨虚实凡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实证;而起病缓慢,渐进加重,病程长,肢体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多属虚证。

中医分析痿证

在中医当中,渐冻症被叫做“骨痿”,病机是什么呢?怎么形成的呢?中医叫骨枯髓减,人的肌肉的丰厚程度与骨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骨液充足则肌肉丰满,骨液缺失则肌肉萎缩。

《素问?瘘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瘘。”《脾胃论》卷中:“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瘘。”参见骨痿条。

肾主骨生髓,但是已经出现髓枯,就要在补肾的同时补充骨髓,让人的肌肉萎缩快速恢复。除此外还要补液,人体有气血津液,也是气血津液中比较稠厚的部分,具有滋养骨髓脑髓的作用。中医认为,当一个人的肌肉萎缩无力时,究其根本是由于骨液少了。胶类食物对补液有所帮助,比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山药。

治疗反馈

张先生,男,48岁,广东人,年7月初诊。

病史:年发病,起病初期感觉周身肌肉跳动,下肢无力,行走受限。

确诊:医院就医,肌电图、

神经电图检查:所测神经电图提示右侧胫神经近端运动电位波幅降低;右侧腓总神经运动电位波幅降低;左侧腓总神经近端运动电位波幅降低;所测肌肉肌电图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治疗

确诊后在医院行依达拉奉等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吊瓶治疗,治疗效果初始见到效果,之后病情一直在发展,全身肌肉震颤感进行性加重,渐渐出现面部及口唇发黑,持续1年后全身肌肉跳动感消失、面部及口唇皮肤恢复正常颜色。

年底起出现左下肢、右上肢逐渐无力,至下半年左下肢无力严重,不能正常行走,右上肢肌力下降较轻,上臂和下臂力量尚可,手指力量下降严重,不能抓物。

年8月于我处就诊。

面色萎*,眼周照黑,腰以下酸软无力,夜间燥热辗转不能寐,纳食差,口干,舌红少苔,脉沉微数,二便正常。

中医诊断:痿证(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治疗:益元健肌方剂

给予“益元健肌方剂”加减药物,桂枝,干姜,白术,人参,炙甘草,熟地*,肉桂,麻*,鹿角胶,白芥子,生甘草,附子,紫河车,藏红花,人参。30剂,饭后服,每天1剂,每日分2服。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过程中感觉下肢肌力逐渐提升,三个疗程后可以短距离行走,脚下仍觉无力,手指力量改善微弱,面色润,眼周照黑变淡,夜寐佳,舌红质瘦,脉沉细。

治疗效果好,患者信心倍增,心态逐渐变好,情绪高涨,接着服用药物,共七个疗程之后,患者恢复基本自理能力,虽然日常生活还需照顾,不过基本自理活动已经不受限制。

“益元健肌方剂”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一般分三个步骤:

①:健脾胃,调五脏,控制延缓病情的发展。

②:补肝肾,强筋骨,缓解病患现有症状,逐步恢复。

③:补气血,调阴阳,巩固治疗,防止疾病复发。

北京同世堂中医(回龙观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辨证治疗运动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