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省立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以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增添动力。
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科研团队在对一款眼控智能轮椅进行更新优化迭代。这款智能系统主要针对渐冻人等患者的生活进行辅助,使用者在只使用眼球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实时控制轮椅前进、停止、后退、转向等动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赵嘉璇:到第四代的时候,我们是想结合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做一个室内自动导航的系统,来嵌入到我们的这款轮椅当中。这样它在家的时候,比如说给它规定好路线,从客厅到厨房,再从厨房到卧室,这一套就可以自动完成的,而且我们也完善了自动避障功能。
渐冻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目前我国有约20万名渐冻症患者。这款智能轮椅的研发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这些患者的起居和出行需求。经过几年的持续研发,该团队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使得“渐冻人”等罕见病人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大便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授焦李成:人工智能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者幸福感指数,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是想帮助我们人去伸展、延伸我们的智能。我们人工智能学院有6个国家基础加强的重大项目,是0到1的探索,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
伴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变着经济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年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前沿国际论坛在西安举行,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界知名专家学者交流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学科建设研究成果,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博:从应用层面上来讲,更多的行业还急需人工智能进行升级,更多的一些应用领域也有待人工智能开辟出新的应用场景,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鑫:我们研究的一个趋势,就是有一个词叫“人在回路”,就是要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和人进行更加友好的、和谐的交互,共存相处,能够整体地来提升我们社会城市的智能水平。
从年开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陆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我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积累足、成果多,目前已经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侯彪:人工智能交叉一级学科的建设,包括了人才培养,科研还有成果转化、应用的落地,它是个全方位的,一定要结合陕西的地方特色,结合陕西高校的特色,结合陕西优势的国家级平台和优势的创新平台和科研力量结合在一起,产学研协同去发展。
更多内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