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茂琨
:张杰焦兴涛段胜峰
:*宗贤鞠实儿李敏敏
:陈汗青李敏敏韦芳吕曦
:王立东韦敬馨
:蔡伯鸿
:李瑞敏李丰肖志慧姚鑫*媛谭晗王立东赵园园肖同同
01
—
主讲嘉宾
学术单元:科学之道
01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四川大学校长,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演讲题目:《浅议:艺术与科学》
内容简介:年钱学森先生向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发出了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感慨。“钱学森之问”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之一为学生人文艺术与综合性科学素养系统性的教育缺失,导致想象力、创造力、战略思维能力不强,因此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人文、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全面的教育,而不应是单一专业缺失的教育。艺术美是事物以其外在的感性美,科学美是事物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理性美。展开艺术与科学的对话,促进两个领域的融合,美学素养能给科学家带来科学创造的灵感和智慧,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所强调的原创性与直观性培养出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创新人才。艺术的本质和核心,不在于外在的表达形式和单纯的表现技巧,而是植根于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境界。科学行为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所以科学的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可以说一切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通往艺术的境界。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发掘每个人的天赋、潜质,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一流大学既要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更要通过人文艺术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文境界。人文艺术教育已成为一流大学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一流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源泉,以及一流大学重要的学科支撑和未来竞争力。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汇聚、融合,产生世界领先的交叉学科领域,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基于以上理解,我在任四川大学校长期间对汇聚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促进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做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和努力。
02
武向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
演讲题目:《认识我们的宇宙》
内容简介:本次科普报告分为三个部分:(1)首先介绍宇宙的基本特性,开启一段宇宙之旅,从而认识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2)接着追溯宇宙的起源:从宇宙大爆炸的发现和痕迹,展示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探究宇宙万物起源之谜;(3)随后预测宇宙未来之命运:膨胀下去还是收缩回来?决定宇宙命运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我们的归宿又在哪里?现代天文学的成就已经能够让我们窥探宇宙的奥秘,揭示宇宙的演化规律,从而预知宇宙未来的命运。03
谌小维
中国第三*医大学教授,中国第三*医大学脑科学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部青年项目首席专家
演讲题目:《大脑之美》
内容简介:大脑是处理信息并控制机体行为的核心系统。大脑的主要成分神经元如何学习和适应环境并驱动机体完成各种生命行为,自然生物进化已经取得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这些方式依赖于神经元及其网络的完美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模式。过去年,神经科学家对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了大量探索,初步展示了大脑之美。报告者主要从事大脑信息处理机制研究,在神经元树突整合、信息记忆、运动输出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理解信息处理的皮层机制提供了思路,为类脑智能和神经疾病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04
王孟昌
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
演讲题目:《现代数学规划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现代数学规划技术基于对现实问题结构特征的分析和抽象,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寻求问题的最优解,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交通、能源、零售、物流等诸多行业。本次演讲将简要介绍这门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05
李哲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演讲题目:《水库碳循环与水电碳足迹》
内容简介:筑坝蓄水将显著改变陆地水系统碳循环,衍生的水库CO2、CH4等温室气体源汇变化问题近年来备受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