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延髓麻痹及锥体束的不同组合,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通常不受伤害。其病因迄今未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代医学多认为MND属中医“痿病”“喑痱”范畴,中医治疗多从肝、脾、肾入手,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以通络散风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临床疗效不错。
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属神经内科疑难重症,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病主要累及四肢肌肉及呼吸肌,出现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预后差,大多数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衰竭致死。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痿病”的范畴,而段保亮、杜宝新、张朝霞等人的研究虽提出的治疗方法各异,但在疾病的诊断上均认同“痿病”的诊断。江尔逊老中医累述《千金要方·论风状篇》《灵枢·热病篇》《医学纲目》《圣济总录》中关于“风痱”的记载,认为“风痱”是以突然四肢瘫痪(或偏瘫或全瘫),而身无疼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为主症的疾病。众所周知,《古今录验》续命汤是治疗“风痱”的良方,在原文书下有这样的记载“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风痱”可兼有肺气郁之症可知。观其所述诸症,与运动神经元病累及四肢肌肉及呼吸肌出现肌肉萎缩、呼吸困难一致,故MND在病名诊断上当属“风痱”无疑。
除病名诊断外,本病的诊断上还当结合“络病”理论。络脉既包括经络系统的经络之络,也包含着脉络之络(即《内经》中之血络)。王永炎院士认为在疾病的发病上,由于络脉分布的广泛性,初病入络每每多见;而由于络脉间联系的紧密性,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由他入络,并提出了气络、血络的理论。MND在辨证时首先应判断病位气血之别;其次,在明确气血的基础上知道病情的轻重,在血络则病情重而急,病情预后差,救命为根本;在气络,则病情看似很重,但实际上病情不重,可以缠绵很久,故治本为核心。
五龙荣肌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芪、*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
主治病症: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睑垂呛咳等证。多见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咨询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