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成药的名字
并不是都能和功效划等号
比如归脾丸
不是单治脾胃病的
而是兼治心脾两虚的
比如三九胃泰
不是养胃的
是活血化瘀清胃热的
(虚证不能吃/
不能作为日常保养脾胃用)
再比如感冒清热颗粒
一看名字
可能会觉得就是治风热感冒的
其实是根据情况
兼治风寒风热感冒的
?感冒清热颗粒其实是在荆防颗粒基础上
药物组成进行了一些加减
荆防颗粒就是治疗风寒感冒的
一个比较基础的药
感冒清热颗粒疏散风寒的力量
较荆防颗粒稍有削弱
又加入了少量轻宣清热的药
因此感冒清热颗粒还挺适合
夏季初起的普通感冒
比如热后又吹风或者空调受凉
这种外感寒热夹杂的病证
为什么
莲花清瘟蓝芩蒲地蓝之类
不适用于一般的普通感冒
因为这类药都是治疗
单纯的肺胃热*深重的病证
一般城市夏季
空调、冷饮、冷食遍地
很难会遇到
单纯肺胃热*深重类型的病证
所以如果一般的普通感冒
用了这类药物
相当于就是过度用药
尤其是风寒感冒
和莲花清瘟之类的适应证更是南辕北辙
另外
很多人以为
病后发烧越高热就越重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
寒甚或热甚
或湿甚或燥甚
包括气虚甚
均可以引起高热
所以发烧的温度高低
和病情深浅
以及热的程度
都没有必然联系
还有
痰*稠的程度甚至咯血
咽喉痛的程度
小便*的程度
等等
这些都和病的深重
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过度用药的现象太严重
以至于很多像感冒清热颗粒这类
治疗病初起的轻证的非常好中成药
越来越难卖出去
不断急功近利地追求速效
只会把身体的问题
越埋越深
直到某一天
定时炸弹爆炸...
(注:具体药物使用还需根据体质病情等辩证,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