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喜宴本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叙叙旧,吹吹牛。若是遇到好吃的宴席,美食轮番上阵,一顿大餐下肚,再好不过。
可是经历某次酒席,一些人却害怕了。
1
去年3月29号,陈家的大喜之日,一对新人为位宾客准备的宴席不可谓不丰盛:
金猪大红袍、高汤焗龙虾、浓汤鸡煲翅、百灵菇扣海参等等,还有寓意着白头偕老的鸳鸯炒饭。
只是看菜名,就馋得不行。
本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好时光,却给不少宾客的人生留下了一抹惨淡的阴影。
不到一天,有人拉了50次
(以下描写为当事人角度)
婚宴开始2小时后,一阵翻江倒海的呕吐感就袭击了我。跑去洗手间,开始上吐下泻,下泻上吐,简直成了一只行走的喷泉。
赶紧敬完酒,拦的士回家。一路恶心、头晕、肚子绞痛,后背被汗水湿透。
师傅一脸懵逼,问我:“你这是咋了?医院吧。”
“你等会儿....呕——”还没说完,我就疯狂摁开车窗,张嘴喷射出了些不可描述之物。
(这个画面有点美)
在家折腾了一夜,感觉身体被掏空,医院。
结果发现:医院候诊室都是熟人,全是前一晚一起喝喜酒的亲戚!
我那才1岁1个月的小侄女,拉裤子了
我那70岁的老叔父,跑了15趟厕所。
我那二姨妈,小区广场舞灵*人物,也“拉了50次肚子,烧到了38.5℃”。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那餐喜酒,肯定有问题!
据疾控医生调查,证实此次多人出现的症状是食物中*,而“祸首”就是婚宴上的鸳鸯炒饭!
疾控医生表示:“留样的鸳鸯炒饭被检出了肠炎沙门氏菌。因为厨工在炒底时,没戴手套就将80只没洗过的鸡蛋,直接打进了不锈钢盆,然后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挑出蛋*。”
最后,中*的18人中,有2人要住院治疗,其他16人通过抗菌、补液后慢慢痊愈。
食物中*真可怕,上吐下泻,这是要人半条命的节奏。
2
夏日,许多人都难抵美食诱惑。
细菌、病*也在这个季节开始食物的大狂欢,不时搞出点动静,刷刷存在感。
不久前,韩国一幼儿园人食物中*,15人病情恶化,出现了疑似溶血性尿*综合征,也就是“汉堡病”。引发此次事件的主要元凶就是大肠杆菌。
天气变热,食物中*事件频发,让人不得不防。
这四种常见致病菌,更应警惕
1、沙门氏菌
出没地:肉类、蛋类及其制品、乳类及其制品、蔬菜,还有花生酱。
感染症状:潜伏期常为12~36小时,急性起病,胃肠炎症状为主。常伴头痛、恶心、继之呕吐、腹泻(水样便)、腹痛,高热(38~40℃)。少数患者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甚至致死。
2、副溶血性弧菌
出没地: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误食未经烧熟煮透的海产品易“中招”。
感染症状: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可达4天。典型的感染疾病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头痛、腹痛、腹泻和低热等症状,病程为2至3天。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
3、金*色葡萄球菌
出没地:金*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我们的呼吸道、皮肤上都能找到,容易感染肉及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糕点、剩饭剩菜等食品。
感染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6小时。出现明显的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一般多在1~2日内恢复。
4、单增李斯特菌
出没地: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在冰箱中照样生长,堪称“冰箱杀手”。
感染症状:发热、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偶有腹泻或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患脑膜炎。孕妇感染概率更高,怀孕期间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死产、早产或新生儿严重感染等后果,新生儿感染后甚至留下后遗症。
不想上吐下泻,日常做好这几点
1、避免食用来源无保障以及加工不规范的食物品
2、吃新鲜的食物,水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不吃过期或发霉食物
3、保持厨房清洁,洗碗池定期清理消*
4、食物要完全煮熟,保证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以上,尽量不吃生食
5、吃剩的食物要合理储存,吃不完的食物盖好保鲜膜,趁热趁早进冰箱
6、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7、进餐或处理食品时勤洗手
食物中*怎么办?
趁意识清醒,喝大量干净的饮用水稀释*素,通过手指刺激咽部催吐,把还没被消化的有*食物吐出来。然后带上剩医院治疗。
图源网络:侵删